离开武汉前,张晓鹏在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前留影。张振威 摄
“检测和科研都不能放下,只能挤时间。”不过,张晓鹏认为,这只是尽到了一名军队科研人员的本分。和广大医护人员一样,大家在为疫情防控竭尽所能。而那一次在金银潭医院的经历,让张晓鹏更加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金银潭医院,武汉市第一家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湖北省与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是当时武汉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
抵达武汉的第四天,张晓鹏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在开展核酸检测的同时,随军事医学专家组曹诚研究员一起赴金银潭医院进行全方位气溶胶采样。
从机关工作区到物资仓储区,从垃圾处理区到检验科,甚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ICU病房,处处留下了两人的身影。由于任务紧急且初期物资紧张,用于脚部防护的塑胶鞋套太小,张晓鹏不得不冒着锐器划破的风险,赤脚穿戴两层,小心翼翼地穿行于医疗垃圾处理区的沙砾和污水地面上。
“那时候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如履薄冰。”张晓鹏笑着说。最终,张晓鹏和战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获得了第一手气溶胶检测数据,综合评估了医院内部的感染风险,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风险预警。
最让张晓鹏难忘的是在ICU病房采样时,恰逢医护人员正在对一名危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手术。在近距离实时采集到空气样本的同时,张晓鹏也亲眼目睹了地方医护人员为拯救患者生命而不顾自身安危的一次次“冲锋”。
厚重的防护服下,张晓鹏感觉到心脏被狠狠地拧在一起。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张晓鹏的眼眶红了。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生命与病毒的殊死抗争。
那一刻,张晓鹏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我们的科研攻关要快点,再快点!”
回去的路上,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沉重,也愈发理解了陈薇院士时常和他们说的那句话:“在一线,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要把科研力转化为战斗力。就是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武汉人民抗疫多做贡献。”
在武汉抗疫一线,向媒体记者介绍帐篷式移动实验室的张晓鹏。邵龙飞 摄
迎来春夏,告别武汉——新的征程刚刚开始
4月,武汉的小雨打落了片片樱花。沉寂已久的武汉终于渐渐“苏醒”。在离别江城的前一天,张晓鹏和战友们也终于有机会走出帐篷实验室、走到武汉的长江边上,好好地看看这座城市。
在张晓鹏的手机里,储存着他在武汉81天的热血记忆。即使有的照片拍得很模糊,有的照片还是某一段小视频的截图,张晓鹏都舍不得删掉。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无比珍贵的经历。只要看到那些照片,81天里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
在武汉的最后十几天里,其实也是张晓鹏难得能够放松一点的时候。这个曾经总觉得“搞科研就一刻不能停止”的“钢铁直男”,终于在连续赶路后放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光。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张晓鹏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他甚至还记得19年前与导师陈薇第一次“神奇的见面”。
2001年,从原第一军医大学毕业的张晓鹏被分配到了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来到研究所后,政治部领导找张晓鹏谈心,了解岗位具体分配意向。等候期间,恰巧碰见了来机关办事的陈薇。
“刚毕业?”“学什么的?”“愿不愿意到我这里来?”
三个连珠炮的问题让年轻的张晓鹏有点“懵”。紧接着,张晓鹏调整情绪,答应了陈薇。就这样,张晓鹏成了陈薇团队里的一员,后来又成为陈薇院士带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成为院士团队众多学生中的“大师兄”。
像是默契一般,这么多年来,陈薇和张晓鹏谁都没再谈起过第一次见面时,为什么一个当即拍板要了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为什么一个只见第一面就同意了跟着她学习。
“大概是缘分吧!”19年后,张晓鹏依旧没有问陈薇,只是用一个以往不太会从他口中说出的词——缘分,来形容他与导师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