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抗疫一线,张晓鹏(左)和曹诚研究员身着正压防护服进入“红区”。张振威 摄
凌晨两点半,张晓鹏的车驶出河南商丘。那是张晓鹏印象里最空旷寂寥的夜晚。高速公路上,车辆寥寥无几。身旁的爱人时不时叮嘱他“慢一点”,后座上的女儿已经披着毯子安然入睡。
2002年是张晓鹏分配到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第二年,非典疫情开始在我国肆虐。张晓鹏的导师陈薇带头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在他的记忆中,导师陈薇总是风风火火,为了尽快研制出有效药物,陈薇每次进实验室前总是少吃少喝,甚至还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这样的事,对刚毕业不久的张晓鹏来说无疑是震撼的。也是从那时起,张晓鹏抱定了跟着陈薇与病毒对抗的决心。
那一次抗击非典疫情,陈薇团队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他们所研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14000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那时,张晓鹏也曾和导师一样不眠不休。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7200分钟!张晓鹏和战友们在实验室里一直守着设备,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系统运行参数。直到墙上的时钟跑完了整整120圈,张晓鹏和战友们才意识到自己快一周没有踏出实验室的门。
有人说,战场容不得失败。对于当时的陈薇团队来说,情况便是如此。
为了防控非典疫情,上级给陈薇团队下达了“重组人干扰素ω”的需求任务,然而,最初的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当时团队没有大规模发酵的经验。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细微到极致的观测,分毫不差的调整,张晓鹏和战友们终于配合导师陈薇成功打通了干扰素的大规模发酵工艺,满足了“重组人干扰素ω”生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