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位院士专家助力航天发射测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9-10-11 11:11:46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谢露莹 赵金龙     责任编辑:吴亮

2019年10月11日,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专家顾问团正式成立。

中国网军事10月11日讯(记者 谢露莹 通讯员 赵金龙 叶丰源)广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打造航天发展高端平台。今天上午,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专家顾问团正式成立,33位航天领域两院院士、7位人才研究专家受聘成为顾问团首批成员,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测控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步入新的历史坐标,中国航天人才软实力攥指成拳。

航天战线是人才的高地,人才是航天发展的基石。响应建设航天强国伟大号召,实现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领导介绍说:“我们诞生于改革大潮,由航天领域多支主干力量重塑而成,肩负比肩超越、弯道超车的特殊使命,正处在铺路奠基、开局起步的关键阶段,人才最为重要,也最为需要。这次成立专家顾问团,就是让这些高端人才成为顶层谋划的‘智囊’、技术创新的‘外脑’、借智引智的‘桥梁’、人才培养的‘伯乐’,这既是紧跟战略形势、抢占发展主动的现实需要,又是缩短技术差距、补齐人才短板的迫切要求。”

组建之初,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坚持把人才建设放在航天强国的大棋局中统筹谋划,采取工程化思路用平台优势历练人才、用事业优势吸引人才、用体制优势汇聚人才、用传统优势滋养人才,研究出台“创新发展二十条”和“团结融合二十条”意见,制定39项措施积极支持所属院校争创一流,鲜明立起“人才先行、人才为本”的理念导向。组建以来,他们紧紧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保留和稳定等方面综合施策,大力实施“航天英才战略工程”,从源头抓起、按特点设计、成系统培养、分类别建设,培育了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和一大批专家骨干,初步形成了以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为龙头、青年科技英才为中坚、科技创新团队为支撑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方阵。注重提升人才建设综合效益,通过外部引智和内部挖潜有机结合,打通数据壁垒和业务链路,成立人才建设研究中心、人才数据中心,开动了人才建设理论牵引和数据支撑的“双引擎”。同时,他们坚持长远设计、接力培养,逐人绘制人才成长“目标图”“路线图”和“施工图”,综合运用院校培训、任务锤炼和岗位历练等方式全面培养,不断厚实人才素质基础、增强发展后劲。记者了解到,如今他们已逐步形成“一项工程”牵引、“两个中心”支撑、“三图一统”实施的人才建设格局。

据了解,专家顾问团由航天领域院士专家和部分从事人才研究工作的知名专家组成,在战略咨询、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为航天发射测控系统发挥战略智库和育才导师作用,每届任期一般3年。双方按《工作章程》履行需求对接、资源共享、计划督导等职责。首批受聘的40位院士专家,既有我国重大航天工程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也有航天新兴技术领域主要倡导者、领军人,还有长期在人才建设领域从事教学研究的名师高贤,平均年龄64岁。他们将指导帮带测发测控、测绘导航、气象水文等领域的110余名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在基础理论、突破方向、核心技术上提供智力支持,牵引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跑出加速度、赢得新优势。

仰望星空,征途如虹。专家顾问团成员、年过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我们一定不忘初心、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弘扬科学精神、加快科技创新,为培养堪当重任的中国航天高端人才群体,为建设航天强国倾尽心血、倾己所学。

部分专家顾问团院士简介

1.沈荣骏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1936年11月出生,安徽合肥人,长期从事航天工程管理与航天测控工作,是我国航天测控网和某试验场建设主要奠基人之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王礼恒

中国工程院院士、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1938年12出生,江苏镇江人,长期从事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领导和组织完成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的立项实施,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2  3  4  5  6  7  8  9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