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教科书”式的先锋营,强在哪儿?

发布时间:2019-12-06 14:50: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谢露莹    责任编辑:吴亮

12月,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组织铁路装载科目训练。谢露莹 摄

向战夺锋

——“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

——“把问题当课题,套路才能变成真本事。”

上个世纪90年代,发射一营刚刚组建,为摆脱“无教材”“无装备”“缺人才”的困境。官兵们绞尽脑汁和技术专家“拉家常”“认老乡”“套近乎”,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整理厂家技术资料,开创性地编写出80多万字的训练教材;官兵们用纸箱做配电器、用模板钉成推力室、用麻绳连成电缆线......创造出一套“自主”新装备。

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高相国介绍,当年10月,一营成功发射该旅第一发新型导弹。官兵们创造了“当年组建,当年形成发射能力”的“先锋”速度。

有荣誉就有挑战!2014年,一营所有发射单元接受上级安排的随机抽点。然而,一营有2套发射单元刚刚完成扩架。所有人对这次任务都是“不托底”。怎么办?营党委决定开研究会。有人说,“抽点发射关系重大,不能有任何闪失,建议抽组成熟号手加强力量”。也有人说,“绝对不行!平时搞发射抽组,应付检查,战时怎办?!”

为此,一营再次组织军事民主会,让班长以上骨干和高级士官全部参加。围绕战斗力展开大讨论,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先锋就是要冲锋在前,在实战中再攀高峰。激烈讨论的会场上,清晰地传递出一个声音:以现有发射单元接受抽点。该旅政治委员章礼信感叹说:“把问题当课题,套路才能变成真本事!”

训练达标是起步,训练极致才算数。一营的官兵在训练时,不仅对接大纲标准,更比照打仗需求——指挥所开设,比大纲规定缩短时间;野战部署,比考核细则细了再细;武装越野,别人跑5公里,他们跑7公里。

一次,下士刘子璐参加夜训。年轻好学、各科全优,操作流程已经熟记在心,他自信满满。哪知道,这是一次“无光条件下”的操作。意味着,刘子璐要在一片完全漆黑中完成模拟发射。刚进屋内,他就懵了。10分钟后,考核失败。

老班长米佳锋见状,随即进入操作室,一顿“盲操”。每一个开关就像长在米佳锋手上一样,被一一“征服”。米佳锋严厉批评了刘子璐。他说,“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在静寂无声的夜里,哪怕是一点点灯光都能让我们曝露!”

刘子璐这才明白,作为“先锋营”的兵,永远不能满足现状。知道问题后,刘子璐天天加训,目标就是成为“一号手”。

今年10月,在执行某次任务期间,一营官兵将研究探索的新战法构想实际运用到了对抗演练中,以最简编组、最低战位、最全要素,成功发射5枚导弹,准确命中特定目标,标志着“先锋营”初步具备了新质作战能力。

夜间训练,8枚导弹齐发。王杰 摄

<  1  2  3  4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