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深山“创客”崔道虎:30年匠心“筑巢”,托举大国长剑

2025-09-26 17:5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火箭军某旅工程安装技师崔道虎在进行设备调试。刘明松 摄

无名坐标镌刻士兵忠诚

“向阵地,敬礼!”苍翠青山间,官兵庄严列队,崔道虎与战友齐刷刷地举起右手致军礼。这里是他们鏖战数日建成的导弹阵地,正式交付使用。

这是他参与建设的又一项国防工程竣工场景。入伍30年来,他先后参与30余项国防工程建设任务。特殊使命让他们“凯旋即出征”,等不到长剑入住便悄然离开。

“虽然我们不能亲手发射导弹,甚至看不见导弹,但为导弹‘筑巢’,建设过硬阵地,同样使命光荣。”崔道虎眼眶含泪,语气激动地说。

这些年转战大江南北,他和战友甘守寂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足迹留在一个个无名坐标:“一天有四季、风吹石头跑”的高原戈壁,偏僻的崇山峻岭间……

告别阵地前,他捡起一块小石头,擦了又擦揣进行囊,带着它踏上新征程。

“筑巢”之路,苦、累、伤、残、险常伴。崔道虎手上身上的伤疤,被他轻描淡写地称为工程兵的“军功章”。

30年前的那个寒冬,他跨入导弹工程部队,从此与大山为伍、岩石为伴。“施工中,塌方、岩爆难免,爆破、高空作业都会面临险情。”

有一年夏天,执行施工先遣任务恰逢雨季,地形陡峭、危石林立。“我先上!”崔道虎带领党员突击队冒着碎石掉落、山体滑坡风险,完成地形勘察、岩质分析等工作,有惊无险。

有一年冬天,工程会战冲刺,作业组长突发阑尾炎住院。“让我来!”他一肩挑两担,带两个作业组攻坚。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病犯了,就在工地上打点滴、封闭,坚守一线。任务超前完成,178个检测点优良率100%。

某阵地安装工程伊始,罕见难题接踵而至。“给我3天,一定拿下!”他立下军令状,铆在作业面,饿了啃面包,困了靠墙根眯会儿,带领骨干坚守60个小时,突破所有瓶颈。

“阵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再难也不能退缩。”他的成长分享,赢得新兵阵阵掌声,也点燃了他们的战斗热情。

<  1  2  3  4  >  


【责任编辑:谢露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