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中队演练战术。资料图片

拼刺刀,亦拼血性豪气。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与头号强敌作战时,该旅前身空军航空兵某师与兄弟单位一起构筑了朝鲜上空坚不可摧、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米格走廊”,特别是1953年4月不到6天的时间里,韩德彩、蒋道平接连击落费席尔、麦克康奈尔两名王牌飞行员,给予美国空军以迎头痛击,震惊了当时美国国会,也震惊了世界。

拼刺刀,再拼恢弘志气。飞行人员威震长空、屡建奇功的背后,有无数机务人员在用双手托举战鹰。作战期间冬季气温在零下20~30摄氏度,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机务人员为了检查发动机,脱掉棉衣钻进飞机进气道。为了保障战斗值班,经常在凌晨三四点起床,顶着星星进场,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胜利表现在空中,胜利保证在地面”!他们克服环境恶劣、航材紧缺等困难,以必胜信念排除万难,为了战斗胜利提供保障。

今天,在该旅军史馆大厅顶部,四架歼击战机昂首编队出航,象征着仰望蓝天的深刻寓意。大厅两侧展陈着着一架架参战机型模型象征着抗美援朝中栉风沐雨的战机模型,沧桑黛青的机身像是凝结着岁月的暗影与亮面。犹记得,老前辈们凝望着这些战机,曾动情地说,这些战机是一次次与顽敌交锋的见证,更是一场场“空中拼刺刀”的荣誉标志。如今,巍然挺立的军史馆成为该旅官兵的精神坐标:每当新人入队老兵复退,他们都要在这里组织仪式;每逢重大任务,他们都要在这里举行出征宣誓。

部队多次邀请韩德彩、蒋道平等“二级战斗英雄”为官兵讲述那段并不遥远的战史、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回顾作战经历时,老英雄们无不眼含热泪,多次提到“空中拼刺刀、敢啃硬骨头”,是抗美援朝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宝”。

是啊,曾经,这支“共和国年轻的鹰”满怀“多打敌机当英雄,去北京见毛主席”的政治信仰,血管里流淌着“空中拼刺刀”的胆识气魄鏖战空天。今日,在一场场磨砺考验中,全体官兵以“英雄传人”的血性担当,以“敢于拼刺刀”的革命风骨,锐意奋楫笃行。

海天之间 疆场亮剑。郝文斌 

拼刺刀,铸就“敢担当”的传人角色

伴随该单位走过半个多世纪、创刊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捷报》,是峥嵘岁月的见证者,也是精神传承的载体。在该旅荣誉室,这份印写着不凡战果的《捷报》,虽然有些泛黄,但文字字字印刻在官兵心中。

“注视着《捷报》,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如今,该旅每逢外出驻训,还会继续编印《天虎战报》,铅墨中的沙场气似乎遥遥呼应着那段历史。

赓续“敢担当”的传人角色,锤炼“打得赢”的胜战劲旅,该旅官兵清楚地知道,要靠实战环境的摔打磨练和实战任务的磨砺检验,以“敢于拼刺刀、敢啃硬骨头”的劲头攻坚克难,时刻保持“升空就是作战、起飞就是迎敌”的备战姿态。

该旅组建后的第二年春天,作战责任区内不明空飘物频发,飞行员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雄赳赳、气昂昂”,数日的密集战斗起飞并未让飞行员倦怠半分。令飞行员们焦虑的是,每次出拳像是打到了棉花上:有的升空后没有发现,有的发现了没完成取证,有的攻击了没命中目标……

“空中拼刺刀,更要精准出击。”该旅领导直面问题,透析多次空手而归的症结。飞行员们都没有气馁,主动压缩休息时间,反复研究机载视频和取证录像,组织针对性加工训练数场次。看不透就通宵达旦地看,讨论不出结果就环节反复验证。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