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生命之光为强军“旋转”

发布时间:2019-09-12 23:10:08    来源:中国网    作者:吴亚轩 等    责任编辑:谢露莹

1936年,高伯龙(左一)与全家人合影。

姓军为战,轴心不偏移半厘

谁曾想到,高伯龙在投身激光陀螺研究之前,因为理想而苦闷挣扎。

高伯龙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功底深厚,成绩优异,同窗杨士莪和何祚庥曾用“天才”一词来形容他。1951年,高伯龙被分配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彼时,中美正在朝鲜鏖战。为大批培养军队技术干部,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1953年9月,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哈军工”诞生。次年9月,高伯龙调入哈军工,成为物理教员,开始了他姓军为战的人生。

物理教学虽然不是高伯龙的理想,但他深耕教学,把最难教的量子力学、原子武器等课程讲得深入浅出,在哈军工讲出了名气。后来,他又报考了中科院研究生,期待重返理论物理界。然而哈军工太需要高伯龙这样的人才了,为留住他,陈赓院长在家亲自请他吃了一顿饭。高伯龙后来回忆,饭一吃他就知道走不了了。

这是高伯龙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则在1975年。

当年全国撤销基础课部,高伯龙离开讲台,被304激光教研室“收容”,该室做的研究恰是激光陀螺。高伯龙的到来,仿佛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由于对一些基本原理不了解,研究几乎没有进展,而高伯龙仅花一周,就令很多搞不清楚的问题一下子明明白白。

而这时,国内各科研单位由于迟迟无法突破闭锁效应而纷纷放弃激光陀螺的研究,国外则在该研究上进展神速。美军在越战中频频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展露出远程精确打击的强大威力。如果不立刻开始研究,或许永远也难有了!看到激光陀螺领域举步维艰,面对国家和军队的迫切需要,高伯龙没有犹豫,他将自己的人生座标彻底锚定在战场。

“这一选择异常艰难,但我最终还是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多年后,当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袒露心迹:“明明你生活在高山上,却不想爬山而想学游泳,这必然引起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一个人的志愿应该跟客观实际相符合,应该符合国家的需要。”

此后,高伯龙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投身激光陀螺研究。激光陀螺的研制工艺复杂、难度极大,且我国当时还面临着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面对如山的困难,高伯龙并未打退堂鼓,在动荡年代出生、从连天炮火中走出来的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为国家、为军队研制出适用于各型武器装备的激光陀螺。

1996年,高伯龙获国家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领奖归来。

为此,他毫不犹豫当起“蓝领”。没有实验室和设备,高伯龙就在临时改造的废旧食堂里,用废旧仪器上拆下的备件做加工;听说大理石膨胀率低,适合做光路系统的支撑平台,高伯龙就推着板车去长沙火车站建筑工地去捡大理石废料。一次天降大雨,高伯龙又出现在工地。看到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已经年近半百还这样拼命,工人师傅们被感动了,一起帮他装车又送出很远……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在一次次跌倒和爬起来中,激光陀螺坚若磐石,“淬火”而生。

“一定要满足武器型号需求!这是高院士带着我们技术攻关时,反复叮嘱的一句话。”作为高伯龙的学生,罗晖一直谨记导师的教诲,时至今日,每款陀螺设计完成之后,团队都会让其经过恶劣环境的检验,确保陀螺在强震动、大冲击环境下依旧能够保持高精度性能,提升部队战斗力。“在武器装备上好用管用顶用,这就是一直以来,国防科大的激光陀螺口碑好的秘密所在。”

抗高过载,是加装在武器上的精密仪器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因为在此环节没有突破,西方某国就下马了平面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认为其无法应用到武器装备中。某部筹建数字化炮兵营时,提出了将激光陀螺应用到某型火炮上的设想。火炮发出阵阵“怒吼”时,加速度计显示的指标瞬间超过量程,但国防科大的激光陀螺装载在近10吨的火炮上,硬是完好无损,接受住了战场环境的考验。中国,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把平面结构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运用到武器装备上的国家。

慕名进校寻找陀螺的,还有某型装备研制单位。此前,由于装备上使用的陀螺,无法经受导弹运动所带来的冲击,要么坏了,要么不再精准,他们为寻找耐环境能力强的陀螺遍访全国,却一直苦寻无果。虽然国防科大的陀螺正好满足需求,但其耐温度环境的能力却始终不太稳定。

“用在武器装备上的激光陀螺,不能有任何问题,必须好用管用!”汗水在无声中流淌,时针在寂静中跳跃。团队加紧攻关,从镀膜、结构设计上进行改进。终于将“绊脚石”一一搬开,陀螺满足了地面各项实验中的高需求。

但凡经历磨难,惊喜总是不期而至。本世纪初,该型装备在某海域进行测试,发发命中,以战时一剑封喉的姿态,傲视九天!这是人民海军历史上首次取得“百发百中”的历史性时刻,激光陀螺功不可没!此后,该型装备成为海军慑敌中坚力量,筑起共和国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我国某型卫星,长期被微振动测量不够精确、图片成像不够清晰等问题困扰。为解决这一问题,航天某部来到我校请求支援。

怎么解决卫星对陀螺体积的需求?团队首先想到的是高伯龙。“高院士都这么大岁数了,还会‘出山’解决陀螺问题吗?”大家不免有些疑虑。凭着对激光陀螺的热爱,高伯龙二话没说,爽快地“受领”了任务。

从那时起,高伯龙办公室的灯光就常常亮到深夜。他要么和团队科研人员研讨技术方案和技术难题,要么独自设计专门用来核算相关参数的程序。这位倔强的老头儿,不顾自己已是耄耋之年,硬是凭借深厚的物理理论功底,在短短几天内将程序编写完成,论证了参数的合理性。

“高院士,我们的陀螺上天了!”卫星首次搭载激光陀螺发射成功时,高伯龙已缠绵病榻多时,当从学生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瘦削的老者在病床上如孩童般咧嘴笑出了声。42载痴心不改,他终于令我国海、陆、空、天有了“火眼金睛”,他终于等到激光陀螺飞天,耀我国防!

<  1  2  3  4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