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当地时间2017年5月1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直升机护卫舰“出云”号从神奈川县的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离港,开始为奔赴朝鲜半岛的美军舰提供武装护航。STR/视觉中国
“多用途航母”经验成熟
早在2017年1月1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绿骑士”中队的10架F-35B战斗机就抵达日本山口县岩国基地,成为第一支部署于海外的F-35B作战单位。针对F-35B这款专门用来替代AV-8B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美国海军陆战队为其设定了专门的作战想定,恰好也为日本的“准航母转正”计划提供了成熟经验。
2018年3月5日,伴随着一架F-35B战机在美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实现垂直着陆,美军借此打造出了“垂直起降战机+两栖攻击舰”的“小航母”编队模式。以往美军使用的AV-8B垂直起降战机攻击能力有限,作战范围也比较小,还不具备隐身作战能力。换装F-35B战机后,美军两栖攻击舰可谓“鸟枪换炮”,战斗力与普通航母相差无几。
此前F-35B战机垂直起降时曾出现喷口“炙烤”甲板的问题,美军已经在两栖攻击舰上对甲板进行了耐高温处理。“出云”号上没有舰载预警机,日本政府还计划从美国引进多达9架E-2D“鹰眼”预警机。作为美国海军航母的标准配备,即便是E-2D无法直接从“出云”号上实现起飞,但该机已经与F-35B系列战机通过数据链紧密配合,探测距离也达到了550公里。同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拥有的多艘“宙斯盾”驱逐舰和潜艇作战集群可护航舰艇,一个日本版的“航母战斗群”早已跃然纸上。
事实上,日本早就计划在2018年底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将“多用途航母”纳入其中。结合此次购买F-35B战斗机的计划,日本正逐步将“多用途航母”计划一步步变为现实。这也难怪就在11月28日开幕的东京国际航空宇宙展上,洛马公司展台上的F-35B型战斗机模型都悄然印上了日本航空自卫队标志,看来日本早就把F-35B作为自己未来“航母”的舰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