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创业我扶持!军转干部在这里“孵化出壳”

( 1 / 3 )

时间:2018-01-15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张蕾 杨明月 屈雷宇 崔明军
"←→"翻页原图

  2017年12月22日,孵化基地举行培训会。

你创业我扶持,一路同行

——吉林省长春市军转干部创业孵化基地扫描

■屈雷宇 崔明军 中国国防报记者 张蕾 杨明月

孵化:一个项目的诞生

在长春市高新区创新路669号,刘焕每天都忙于“聊天”。最近就有一位军转干部向她极力“推销”电采暖片,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当她问及对方是计划生产,还是进行销售时,对方说还没想好。一个项目出炉的第一关,就在这里。

这里是长春市人社局军转中心军转干部创业孵化基地,刘焕是创业就业扶持办公室负责人,很多军转干部来到这里,开启自己的创业梦。帮助军转干部把想法变现是孵化基地的首要目的,当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刘焕向记者介绍,现有4个她认为可行的项目等待论证。

以往,军转中心的工作从正式接收军转干部开始,这几年,他们将培训工作前移。长春市人社局副局长孙晓伟已经连续3年在部队宣讲政策,让每一名待转业干部在充分了解政策待遇的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2017年的宣讲场地定在长春的骄傲——空军航空大学,培训之后,不少军转干部来到孵化基地进行咨询。

他们中有些人只是听了战友的介绍来这里,是带着质疑来打听情况再做定夺的,而有些人则会有初步的设想甚至具体的项目,这种情况下,孵化基地工作人员就会建议他填写一个申请表,包括个人信息、特长、项目设想等等,孵化基地进行初审,并核实其是否为军转干部,接着,指导写出项目的前景规划。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孵化基地召开项目评审会,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评审委员会由市人社局、军转中心、与项目相关联专业的专家、长春国投公司相关人员组成,他们将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打分,最近一次评审会于2017年10月20日召开,26人参加答辩,通过21人。

最近几次的评审会中,军转干部陈晓东和他的防务科技公司获得了一致好评。据他介绍,他在部队长期从事战备训练、管理等工作,对部队作战及装备运用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推动‘民参军’是我们公司的业务重点,例如一些企业拥有技术,却不了解军队需求,我们可以协助企业设计研发方案,帮企业完成研发工作。”陈晓东对记者说。有着丰富经验的长春国投总经理助理高东升非常看好军转干部做国防教育以及军民融合方面的创业,他直言:“军人在这个领域有别人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通过评审的项目提出办公需求之后,就可以进驻孵化基地,正式进入孵化期。规模小的进入一楼的创客空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二、三、四楼,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科研类企业则在五、六楼,各方面条件更好、办公环境更加私密。办公场地面积分为50、80、100、150平方米,50平方米以内免费提供,150平方米的房间可能3家共用,以节省开支。

刘立伟转业后一直做酒水生意,他对孵化基地的一些利好政策半信半疑,后来企业发展遭遇瓶颈,他决定到孵化基地试一试。让他没想到的是,孵化基地很快帮助他找到了一套长春市一级商圈的门市房,他身上的压力立刻得到缓解。

为了给企业留出足够的孵化时间慢慢长大,基地给企业3年的孵化周期,3年后再评估。有一家做战术演练培训的企业想要获得一些早期的风险投资,孵化基地评估后认为这家企业业务和商业模式还不连续、不完整,所以答复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长春国投集团董事长叶朋认为,作为孵化基地的合作方,国投集团支持军转干部创业、为军转干部们提供服务、促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其作为国企的社会责任。但有责任不意味着盲目,扶持创业不意味着盲目砸钱。

曾有位军转干部打算创办无水洗车服务类项目,专家论证后项目被否定:东北冬天气候寒冷,不适合做这个项目。而他有些盲目自信没有听从专家的建议,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结果项目以赔钱告终,好在投资不大。2015年3月,他重返孵化基地,虚心向专家们求教,经过专家悉心指点后投资成立了一家检测公司,现在企业经营已走上正轨,利润颇丰。

2014年,孵化基地创建时只有4家企业入驻,发展到2017年,不仅新的近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办公大楼建成,年底签完协议的企业已有74家。长春市人社局军转中心主任王立民告诉记者,2018年孵化基地的目标是发展到100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的孵化基地。

不过短短3年时间,已有12家企业从孵化基地毕业了,有进有出,当一家企业发展成一定规模,基地就完成了它孵化的使命,企业可以到外面的世界打开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了。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