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聚焦三大战役:全局在胸才能胜利在握

发布时间: 2017-07-18 07:33:22    来源: 中国军网    作者: 辛士红 等    责任编辑: 刘峻凌

辽沈战役

决战之师的决胜担当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张 歌 特约通讯员 仲崇岭

“蒺藜刺穿脚面,赵排长仍咬紧牙关奔袭3公里,一举端掉‘敌’指挥所。凯旋后,他脱下作战靴一看,整个脚掌已血肉模糊……”

盛夏,记者来到第80集团军驻辽西某旅,一营营长阚金柱讲起官兵的血性故事特别有精神:赵排长身上迸发出来的血性,是与战争年代老前辈们留下的英勇无畏的宝贵精神财富分不开的。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部队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血战52天,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队47.2万余人,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更为解放华北和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

阚金柱所在的一营,其前身正是在战役中担当主力的东北野战军三纵七师二十团一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69年来,这种决战决胜、浴血沙场的战斗精神,激励着该部一茬茬官兵一次次续写英雄部队新荣光。

“31小时的激战中,每个高地都有‘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每片山坡都见奋死拼杀的血肉雕塑,每块阵地都能看到拼弯了的刺刀、砸碎了的枪托、和敌人同归于尽的烈士……”该营官兵讲起那场攻坚战印象深刻,“攻打锦州时,锦州城北的配水池是一处制高点。用钢筋加水泥筑成的地堡有1米多厚,火炮打上去只留一个白点。敌人有一个加强营守卫,上面用白灰写着‘配水池是第二个凡尔登,守配水池的都是铁打汉!’”

夺取配水池,成为辽沈战役中我军控制锦州城北的关键。当年,一营三连冲锋上去,突进到敌人挖掘的壕沟里准备冲击。这时,守卫的国民党军引爆了埋在沟里的炸弹,只有连队指导员一人幸存。

伤亡惨烈,上级通知一营撤下来,老营长赵兴元坚决顶住:“我们营在壕沟里还倒下了几十号人,有牺牲的,有受伤的,怎么能丢下他们!”艰难突破后,一营打得只剩22人。

最终,经过31小时的激战,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歼敌10余万人。

血性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一茬茬后来人。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天的配水池,虽几经风雨剥蚀,但灰色墙体上累累弹痕依然清晰可见。

“和平年代的军人虽然远离战火,但心中的狼烟不能熄灭。”在该旅旅史馆墙上,一张建制连大比武的照片引起了记者注意。

那年,该旅“北疆好八连”参加原沈阳军区组织的建制连大比武,为确保参赛队员的真实性,每人都要识别指纹。然而,八连参加比武的80名官兵,竟有76人指纹识别困难。官兵们亮出的双手,手指肚都磨得锃亮,掌上老茧排成了排,犹如钢锉一般。

这一双双手,见证了八连官兵继承革命先辈的血性豪气!那次比武,他们激战数昼夜,闯过一道又一道惊险难关,一举夺得特种狙击、特种战术、战斗射击等课目的三金两银。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一营官兵始终保持血性虎气。记者了解到,如今,这个旅在全军率先完成某新型轮式装甲装备整体换装。这支战功赫赫的英雄劲旅,正以崭新步伐迈向强军新征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军网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