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对华情报战:非法测绘可助对华精确打击

发布时间: 2017-06-01 09:33: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吴敏文    责任编辑: 刘峻凌

当前日本对华情报战

近年来,日本的对华情报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期。信息时代的战争方式主要是远程精确摧毁,精确摧毁需要精确定位,为此,日本间谍对华情报获取方式改变为非法精确测绘。

据公开报道,2002年10月26日,日本驻华武官天野宽雅在宁波军事禁区内搜集情报时,被中国相关部门发现并逮捕。

2005年9月14日,日本株式会社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所长大林成行以旅游者的身份入境,与他的学生东俊孝9月23日到达新疆和田市,并于当晚在和田市机场附近一处屋顶安装GPS接收机作为固定站,另一台GPS机安装在他们乘坐的汽车里作为流动站,用来采集数据。

他们观测并采集了和田机场、和田市至当地重要水利设施公路的地理坐标数据,精确度达到20至50厘米。两人被查扣后,发现其便携式电脑里还有中国其他省市的相关测绘数据。

2007年3月23日至27日,日本人佐藤正光、水上和则携带两部手持GPS接收机,1∶25万、1∶50万比例尺英文版地形图光盘、笔记本电脑等,以考古研究名义在江西省南丰、鹰潭、上饶、铅山等地,擅自实施测绘窃密活动。江西省国家安全机关联合测绘部门对其审查,发现他们采集的坐标点位数据中有2个绝密级、4个机密级、1个秘密级军事秘密,对我军事设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008年,日本谍报分子因窥测和拍摄中国河北某军事设施被逮捕。2010年2月20日,某日本公民携带手持GPS接收机在塔城地区进行测绘活动时被发现,其采集的地理坐标信息共598个,其中588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涉及塔城地区军事管理区的有85个。

另据报道,2015年5月,一名日本男子因为闯入浙江东部的一处军事设施内被捕。同年,一名频繁出现在中朝边境地区的日本籍男子引起中国安全部门的注意,他在接受审讯时承认,自己的使命与日本政府有关。

由于采取各种方式掩饰间谍活动,有的日本间谍对中国的窃密活动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如日台经济人协会理事长阿尾博政,他以经济学学者的身份潜入中国,从1982年开始,为日本陆上幕僚监部呈报了150篇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2009年,他还在日本出书讲述自己的间谍经历。

另如2016年7月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在中国被捕的日本日中青年交流协会理事长铃木英司。1983年8月14日,铃木英司受中华青年联合会的邀请访华。在这之后的33年间,访问中国约150次。铃木英司于2016年4月获邀担任日本众议院调查局客座调查员一职,负责中国局势和朝鲜问题的调查分析,并于同年5月在众议院调查局发表了题为“中国的外交”的演讲。

由此可见,日本间谍以旅游、学术合作或者公然以间谍身份,对我国进行了大量的非法侦测活动。以上事例仅为被我方发现查处的个案,对于更多的负有情报使命、以公开或不公开身份来华的日本人员多到无法统计,对其防范与否完全取决于我方人员是否有防范意识。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各国坐标体系和起算点都属于绝密。先进的卫星摄影摄像能对地面物体清晰拍摄,但没有坐标数据则无法精确定位。日本间谍非法测绘中国地理坐标信息,能为其导弹及制导炸弹精确摧毁我方重要目标实施导引。一旦其需要对我战略要地进行轰炸,他们的职业及业余间谍非法测绘积累的目标定位信息,就会使我们蒙受惨痛损失。

(吴敏文 作者单位:国防信息学院)

   上一页   1   2   3   4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青年报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