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的书桌。谢露莹 摄
2016年5月,李浩所在单位携实装外出驻训,地域新、空域杂、机型多,多机型同场起降、协同组训,对飞行指挥能力开启了全新的挑战。他加班加点和战友们研究特殊条件下的飞行方案,积极研练无人机体系运用实战方法,有效探索了无人机作战运用新模式。为提高无人机作战能力,李浩带领团队广泛开展无人机作战理论技术研究,完成了60余项课题,研练创新了4种作战样式和战法,提升了我军无人机实战化作战水平。我军攻击机—1型无人机精确打击第一人李浩又一次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挤在屋徒四壁、四处漏风的小平房里,高兴时和几个年轻人争抢着一两包“辣条”,争论时和他们再“赌”上一盒烟,李浩竟觉得这样单纯快乐的日子还挺好。
闲暇时,他也会抽着烟琢磨当初那个“勇敢的决定”,似乎是自己足够幸运,不早不晚刚好赶上了改革强军的步伐,见证了新质战斗力“拔节”般生长。
李浩发现,自己这条“成长之路”恰巧是一幅接续递进、波澜壮阔的中国空军部队战略转型、超越发展的“缩影”。
“正因为条件的艰苦,才感受到事业的光荣;正因为创业的艰辛,才领略到奋斗的乐趣。”李浩告诉妻子,也告诉战友们,“不是我选择了无人机,而是无人机选择了我。从有人机到无人机,是它延续了我的飞行梦想!”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