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张素娟和女儿李斯特在观看爸爸的画册。杨军 摄  

“如若你觉得我清苦,那是因为你读不懂我心中的风景,能够为梦想拼尽全力,也是一种幸福”——

时不我待,身许大漠无悔

年轻的无人机飞行员陈永超是李浩带教的第一个徒弟,最近一年来,陈永超发现李老师走路越来越急,说话越来越快,甚至于已经着急得提前学完了下一个新机型的全部理论。李浩坦言:“那是我心里着急啊,我还想着赶在退休前再飞一种新机型呢!”

没有人知道,李浩到底在无人机事业上倾注了多少爱,他们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他吃了多少苦。

从设施完备的航空兵部队到白手起家的戈壁荒滩,住进住进60年代留存的小平房,睡在硬板床,吃上大锅饭,一觉醒来,墙皮掉得满床都是,饭堂没盖好就蹲在背风处就着沙吃,没有热水器,白天晒水晚上洗澡,被称为“大漠风情浴”。

苦不苦?苦!“虽然苦,但是能克服,因为值得!”

2012年母亲病危,李浩正在外执行任务,电话里那句“等儿子任务结束就回去看您”,竟成了他与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也许是经常在外执行任务,陪伴父母的日子少之又少,李浩经常会感慨,感觉父母突然之间就老了,快到来不及多说几句,快到来不及搀扶一下。

李浩的家庭面临很多困难,父亲身患膀胱癌,岳母股骨头坏死并伴有糖尿病长期卧床,照顾老人、抚养女儿的重担全部落在妻子张素娟一个人身上。每次别人夸她有个好丈夫,张素芳都会在心里默念:“好是好,就是老也见不着……”

很多时候,一名军人的大爱,需要父母妻儿整个家庭来背负。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李浩要放弃优渥的生活,非要到这儿自找苦吃。而李浩的心中自有风景:因为承受过生命之重,因为体会过失去之痛,才能够明白,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奋力一搏、倾尽所有,是何其幸福!

“飞行就如同我的生命,除非身体不行了或者组织不需要我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生命。”能够继续飞行,能够够在改革强军大潮中奋力前行,于李浩而言,已是最大幸福。

参加夜间任务的无人机即将起飞。杨军 摄  


因为不想辜负改革强军大潮对自己的“青睐”,李浩几乎倾尽全部的热爱。

2015年初,一次飞机落地检查,机务人员发现尾翼控制出现异常。为了尽早找到原因,早点排除故障,在刚刚执行飞行任务近3个小时的情况下,李浩顾不上休息吃饭,带着大家一起看回放、深挖故障,3个多小时过去了,却没发现任何异常。

“一定是我们漏掉了,再看一遍。”李浩眼睛一眨不眨,紧盯数据变化。

“就是这里,找到了!快暂停,回放。”李浩的声音让大家一阵欣喜,赶忙在数据上做好记录,这时的李浩已经带人冲进了链路数据柜,打着手电一个一个的机箱巡查,终于在终端接口发现机械故障,并抢修成功。

突然间,一直蹲在地上找接口的李浩一起身便晕了过去,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冒出。此时,大家才想起李老师已经一整天水米未进。

李浩的徒弟们有些受不了的就是李老师的“软杀伤”,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述,孜孜不倦地反反复复研究讨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正迫切地要把自己全部所学倾囊相授。李浩总是面带微笑说:“我飞不了几年了,就是想让你们早点把翅膀练硬了,去单飞。”

时光易逝,岁月留痕。应侠会贴心的为李老师递上“金嗓子”,陈永超会悄悄把“奥利奥”留给爱吃甜食的“老顽童”。自诩为“飞天小子”的李浩,从来没有像如今这般分秒必争、追着时间跑。他总会望着头顶的蓝天,淡淡地说:“如果可以,能让我再多飞几年该多好!”

此身已许家国,此心已予飞行。37年来,李浩心系强军伟业,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飞行事业中,带教过飞行员25名,有的已达龄停飞,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7年来,他几乎把所有心思都集中在了无人机事业上,编写出《无人机训练条令》等多部条令法规供部队使用,发挥着部队战斗力“孵化器”的重要作用。

按理说,人都应该疲了、倦了、累了,但他却总觉得没飞够似的,每次看到头顶上战机飞过,总要站在底下看一会儿,眼神里流露出无尽的遐想……

他知道,他是一名飞行员,他的心始终在蓝天;

他也知道,他是一名共和国军人,他的事业永远在战场;

他更知道,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党有召唤、不辱使命……(王日 姚春明)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