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攻击机—1型无人机精确打击第一人李浩。杨军 摄


这已是几年里李浩第4次转隶调整,而且是驻地条件最差的一次。怕李浩想不通,一路与李浩相伴的部队副司令员李欣本想打电话做做李浩的工作,没想到,刚说明事情原委,电话的那头李浩毅然表态: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只要组织上需要我飞,我就一门心思飞下去!

当李浩和战友们踏上这座四周空无一物、只长着一簇簇骆驼刺的机场。有的人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荒凉和无依无靠的孤寂,而李浩看到的却是内地机场无法比拟的净空条件和人烟稀少适合实战训练的自然环境。当别人盼着完成任务离开的时候,李浩却凭着当上无人机飞行员后逐渐获得的一种直觉,做好了长期留下的思想准备。

那天,李浩和他的战友在国旗下列队,《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他们齐刷刷地举起右手。

“敬礼!”面向东方的老部队营盘。

“礼毕!”站在大漠迎接新的晨曦。

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响起,在“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雄壮歌声中,他们迎着朝霞,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机场、走向战位!

从沿海到边疆,原本只是部队正常的转隶,却因与改革强军大潮同步而愈加壮阔。

回望来时路,李浩已距家数千公里,辗转行程超过10000公里,驻地设施越来越简陋,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

似乎每一次选择,都举重若轻;似乎每一次远征,都义无反顾。于李浩而言,在他心里这30多年只做过一次选择:

18岁那一年,他选择做一名空军飞行员;

48岁那一年,他依旧选择做一名空军飞行员。

李浩的宿舍陈设简单,一张单人床、一个铁皮柜、一张老书桌、一把旧凳子、一台饮水机,再也找不出另一件家具。谢露莹 摄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