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中国不会像美国一样建12航母编队

发布时间: 2017-03-09 08:22: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张茜    责任编辑: 刘峻凌

问:军队“脖子以下”的改革已经开始,能不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如何?

陈舟:我们目前推进的是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是推进军队组织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是对我军力量体系的一次整体性重塑。这项改革包括军种比例的调整、规模的压缩和军队政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涉及文职人员制度、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军官职业化制度的改革。

同时,随着整个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深入,包括军队院校、科研机构和训练机构的改革正在推进,院校精简合并是不可避免的。这次改革的目标就是将构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建设大型综合性训练基地,构建实战化训练环境,开展跨区训练、对抗训练和远海训练等,这都将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问:今年会有大量的军官转业,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入手,我们该如何做好转业军人安置工作?

陈舟:这一轮改革中,许多干部要调整分流和编余安置,有大批干部要退出现役,在国家层面将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的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要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关的政策制度。我们会看到,将来会有一系列新的制度政策出台。

地方政府应该服从中央的、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应该站在安全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从习主席讲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义,进一步认识到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需要的就是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改革中加以完善、健全,不断推进新的政策,使我们的军人能够得到很好的安置。

问: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状态?接下来军民深度融合的需求在哪里,在军民融合的过程中,军方更青睐和什么样的企业合作?

陈舟:军民融合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说航天发射、航母的建设、导弹武器装备的研发、制造等,实际上都是军民融合的产物。近几年修建的数十条高速公路同时也可以起降军用飞机,这就是一种备战型的高速公路,这应该是军民融合的典范之一。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一个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全要素融合,就是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全部要素和全部资源,在军地两大体系中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多领域融合,就是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多元经济成分延伸,由经济、科技、教育等行业向全社会覆盖,由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型安全领域拓展。高效益融合,就是坚持国家主导、市场运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多元力量、优质资源服务国防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国防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实际上军民融合很大的考虑也是资源的综合配置,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励多元的力量、优质的资源,来服务国防建设,走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道路。

问:在军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在政策法规上有什么考量?

陈舟:现在已经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可能还会有新的政策法规。这个很重要,因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健全军民融合组织发展的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府制度体系。那么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我们不能说协调工作都是靠感情,解决问题靠关系,多做工作多吃亏。要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实习生 饶茗柯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青年报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