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中国不会像美国一样建12航母编队

发布时间: 2017-03-09 08:22: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张茜    责任编辑: 刘峻凌

问:一些西方国家说“中国军费不透明”,还有一些国家对中国国防费的增长存在担忧或者质疑,我们似乎需要不断解释国防费增长的合理性?

陈舟:军事透明度的问题本来就是相对的。我们国家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我们整个国防费的开支,每年都要提前做预算,由全国人大来审批,整个过程都是公开的。我是人大代表,每年都在审查国防费的预算,国防费的每项开支在代表们审议的时候都是清清楚楚的。另外,自1998年开始,每两年发表一次的国防白皮书,对国防费保障范围、增加费用的主要用途、财政拨款制度、预算审计制度、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等情况进行介绍。

中国现在还加入了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按照联合国的要求每年提交上一财年的军费大项目的开支,涉及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装备费等。中国国防费是客观、透明的,没有什么“隐形军费”。

我们常说,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一个国家是不是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主要不在于它的国力军力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习主席讲我们永不争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所以我们国家是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在这样一个大政方针的背景下,我们推进国防科技现代化,建立与我们国家大国地位相称、维护我们国家主权发展利益相一致的强大的人民军队。

实际上,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大国,我国国防费无论是占GDP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和军人人均数额,都是比较低的。从2007年到2016年,我国国防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32%。2016年,中国国防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28%,不仅远低于美国3.5%、俄罗斯3.7%等世界大国的比例水平,也大大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

2016年,我国年度国防费为9543.54亿元,相当于美国的24.6%。我国人均国防费为690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18、日本的1/4、英国的1/9、俄罗斯的1/5;军人人均数额为41.77万元,是美国的13.58%,日本的34.4%,英国的22.98%。

每一次国防费的增加总会引起一些这样那样的猜疑,有一些是可以理解的,那我们就摆事实讲道理,我相信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但如果有一些敌对势力恶意曲解,比如把中国国防费增加作为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借口,我觉得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对于这类视事实和道理而不顾的论调,必须揭穿他们有意曲解的真正用心。

问:如何理解“军费投入会偏向发展海军”这种说法?我们会发展多少艘航母呢?

陈舟:目前,我军整体上仍属于陆战型、国土防御型、人力密集型的力量结构。由于地缘环境复杂和维护国土安全的需要,我国必须保持强大的陆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中国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战争形态的变化,我们需要精简陆军和压减老旧装备部队,加快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在国防资源配置和国防费投入上,应该加大向这些军种倾斜。

特别是中国已经确立了建立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海军这几年来发展的速度比较快。航母是发展海军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的辽宁舰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无论是试验、训练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我国的第二艘航母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了合拢,正在安装设备。除了辽宁舰,我们还需要建立航母编队。至于中国将来需要多少个航母编队,这要根据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需求最后确定。我们海军的发展、中国军力的发展都会是有限的、适度的,我们不会像美国一样建立12个航母编队,这对中国没有必要。中国会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型的国防政策,我们的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无论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地步,这一点不会改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青年报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