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女指导员陈东森:扎根基层,愿做播撒阳光的带兵人
训练间隙,陈东森带头组织男女兵拉歌对抗赛。刘明松 摄
知兵爱兵,带出阳光满满的连队
“她带着我,把每步踩进阳光里。”想起那一幕,该连下士小熊心里暖暖的。
原来,小熊在新训中不慎受伤,影响了训练成绩,也让他变得有些自卑。下连后,他腿伤虽已痊愈,但心里的“伤”却没好,走不出阴影,连队列训练老跟不上“节奏”,自信心跌到谷底。
有一天,在训练中,他越紧张越出错,又没跟上大家的步频,被“晾”在了一边。这一幕,碰巧被跟训的陈东森看到了。“来,你跟着我走,把每步踩进阳光里。”她看到小熊的窘境,把他带到场边,开起了“小灶”,“来,你跟着我走。”
阳光下,两个人的影子,镌刻在了火热训练场上。也就是从那时起,这名新兵开始走出受伤的阴影。后来,陈东森一有时间就带着他训练,让小熊逐步变得自信起来,在其他方面也都有了成长进步,还被评为连队训练标兵,当上了班长骨干。小熊说,“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在三尺机台实现自己的军旅梦想和人生价值。”
陈东森训练中站排头,带领女兵学习匕首操。刘明松 摄
在该旅通信连,官兵们都知道,宿舍楼走廊尽头,挂着一个红色“小木屋”,心里有什么“悄悄话”,都可以和它“说一说”。
这是该连官兵的专属“心语信箱”,也是陈东森打造的官兵倾诉心声的港湾。每天晚点名后,她都要打开“小木屋”,看看官兵们的留言,这成为她雷打不动的习惯。
官兵们担负繁重任务,加之心理、身体承受能力差异,难免会因为家庭情况、个人情感等方面原因,产生心理疙瘩。如何巧妙地引导化解,成了陈东森时常思考的问题。
个性比较要强的上等兵王琳萱,在专业考核中成绩未达标,一直闷闷不乐,她把自己的烦恼,在“心语信箱”中倾诉。陈东森了解后,第一时间找到她,耐心疏导帮助其卸下心理包袱,还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训练计划。不到一个月,王琳萱既补齐了专业短板,也重拾了自信,在第二次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今年以来,火箭军部队深入开展“大谈心、大家访、大讨论”活动。为了让官兵谈出感情和心声,及时化解忧虑和困难,陈东森探索完善“角色扮演”“网络吐槽”等方法,建立起基础情况清、家庭结构清、追求目标清、思想状况清、个人困难清的“五清”知兵卡,把思想工作做到一人一事,做到官兵心坎上。
连队有个女兵是个孤儿,从小内心就很敏感,有什么心事也总藏在心底。陈东森了解情况后,多次让其牵头组织连队小活动,让她在工作中崭露头角,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后来,她在全旅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夺冠,亲手把奖牌挂在陈东森脖子上,分享自己的喜悦。说起这件事,陈东森开心得像个孩子,激动地说:“这比我自己获奖都高兴!”
马上到了一年的退伍季,最近陈东森忙完一天工作,晚上总是伏案疾书。原来,她要为每名面临走留选择的战士写封信。“这里既有对退役人员的祝福,也有对留队战士的期望,这些追光逐梦的战士,好似朵朵‘向阳花’,一定能绽放美丽。”陈东森说。
去年,在陈东森的影响下,连队官兵参加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比武取得团体第一名,10多人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10余项重要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