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18年 老兵“无人区”里的海阔天空

发布时间:2019-07-01 14:22:33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胡晓宇    责任编辑:谢露莹

荒凉戈壁,目光能够得着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黄沙。细细看,一簇一簇骆驼刺钻进眼里,成为漫漫黄沙中唯一的生机。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霍尔果斯边防连防区里,骆驼刺就像守在这里的兵,见证着与坚守有关的岁月。

“铁 刺”

324号界碑旁,光秃秃的盐碱地上,一片骆驼刺十分显眼。

那是一个深秋,一名战士在巡逻途中,不小心被脚下的砂石绊倒了。一簇骆驼刺划破了他的迷彩服,他的后背顿时渗出血来,鲜血染红了骆驼刺。

返回哨所,连队军医帮他处理了伤口,那是个长10多厘米的“口子”。年轻战士却觉得,这簇骆驼刺和自己有缘……第二天巡逻时,他将那簇骆驼刺移栽到了界碑旁,希望它在界碑旁扎下根来。

这簇骆驼刺越长越大,东一簇西一簇地连成一小片,每一簇互相能够望得到,但彼此枝叶却够不到,显得有些孤独。每当官兵们巡逻至此,都会用自己也舍不得喝的淡水浇灌它。

因为有了边防战士的呵护,一天一天,骆驼刺渐渐延伸到边境铁丝网下面,枝干也愈加坚硬,大家便给这片骆驼刺起了个名字——“铁刺”。

多年后,栽种“铁刺”的那名战士即将退伍。离队前一天,最后一次巡逻,他在自己移栽的那片骆驼刺前默默流泪。

15年了,这条边境线他不知巡了多少遍。他熟悉这里的漫天黄沙以及湛蓝天空。在他眼中,世界就是戈壁,就是大漠,就是天空中偶尔掠过的一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就是他栽下的这簇“铁刺”。

在他走以后,这里还是老样子:黄沙、戈壁、界碑、骆驼刺……一茬茬边防军人继续用青春灌溉着“铁刺”,也记住了那个“栽刺”的人——张清云。

那年9月,新建成的霍尔果斯国门即将启用。年近八旬的张清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他在儿子陪伴下来到阔别几十年的边防连,想看看那片“铁刺”。

驱车行进在连队防区里,几小时后,边防线上的骆驼刺再次出现在视线里,张清云的眼泪不经意间划过脸颊。

“我老了,很难再有机会回来看它了。骆驼刺是6月开花的,错过了这个花季,我们只能梦里再见了……”望着车窗外无垠的戈壁,张清云怅然若失。他的话,连队指导员胡晓瑞记在了心上。

又是一年盛夏,张清云收到一封寄自千里之外的信。他戴上老花镜,缓缓开启信封,一张书签掉了出来——那是一朵骆驼刺花,红彤彤的颜色正是那片让他魂牵梦萦的风景。

刺 花

盛夏,戈壁训练场边的骆驼刺花像往常一样盛开。

“川哥,有人来看你了。”听闻对讲机中传来的喊声,中士陈贵川走出训练场。

营区会客室内,他的妻子刘巧正低头开着行李箱。陈贵川又惊又喜,他一手夺过箱子,一手扶妻子坐下:“你来咋都不跟我说一声呢。”

“你说想吃我做的火锅……这不,我熬了一大袋火锅底料带了来。”几天后的中午,全连官兵都吃上了火锅。

第二天,陈贵川带着刘巧在营区周边散步。在那片满是砂砾、看不到一点绿色的山坡上,这个重庆妹子忽然发现在砂砾缝隙之间,生长着一种植物,还开出紫红色的小花。

刘巧惊奇地问,它叫什么名字?陈贵川回答说,它叫骆驼刺。刘巧说啥也不相信:“它看上去是那么娇小柔弱,和那高大粗壮的骆驼毫无相似之处,怎么会叫这个名字?”

“骆驼刺花漂亮,它总是让人不得不相信奇迹的存在。不然你无法解释这不可思议的花。你无法想象它的种子是从哪儿来的,它是靠什么长出来的,它细细的花茎为什么没被风沙折断;它依傍的黄沙如此贫瘠,为什么没被渴死……”那天,陈贵川向刘巧许下承诺,戈壁上的骆驼刺花,就是他俩爱情的见证。

去年11月,陈贵川和刘巧的儿子即将出世。连队指导员胡晓瑞从战友口中得知了这个好消息,他主动找到陈贵川说:“老陈,组织特批你回家探亲。”

陈贵川特意摘下一些骆驼刺花,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玻璃瓶里。捧着瓶子,他踏上了回乡的路。

儿子降生时,那瓶骆驼刺花就摆放在刘巧床前。陈贵川对她说:“骆驼刺花是最美的花。”

<  1  2  3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