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素养培养,就是在官兵大脑里搞建设

发布时间:2018-08-22 11:22:44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陈典宏 李海 黎阳 等    责任编辑:王月

“另类”连长的成长“秘诀”——

既要当“专家”,还要当“杂家”

谁也没想到,一场演练检讨反思会,竟开成了一个连长的专场经验介绍会。

说起这个会,该旅作训参谋李宗民至今赞不绝口:“听起来真过瘾,收获真多!”

这个“明星连长”,就是上任还不到一年的步兵一连连长吕维清。

去年一次演练中,在吕维清带领下,一连成为唯一一个在没有一人掉队、没有一人非战斗性减员的情况下按时到达终点的单位。

“全程70多公里,穿插20多个难点课目,平均气温38℃ ,全装全员到达终点,一连是怎么做到的?”现场官兵除了对吕维清带队成绩的赞许之外,更多是对他成绩背后的做法感到好奇。

“不断充电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它们,是我事半功倍的秘诀。”在吕维清眼里,这次演练能够成功突围,就是科学知识转化为战斗力的生动体现。

“与历次演练不同,高温是这次演练最大的挑战,饮水是这次演练保障的关键,带少了会影响补给,带多了又加重行军负担。”吕维清说,演练前期,他利用自学过的人体生理学、运动学等知识,推算高温、高强度训练条件下官兵盐水携带标准。此外,他还将心理学和军事地形学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确定休息地点和行军速度……

那次会上,吕维清一口气作了1个多小时的发言,与会官兵听得津津有味。

“他特别好学。”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吕维清,在全旅官兵眼里是个“另类”。新配发的装备,他要研究研究;不是自己连队的武器装备,他也要上去操作操作;就连心理学、生理学等书籍,他没事也要看一看。

很多事情看似不务正业,但吕维清总能用出彩的成绩,让大家信服——

毕业第一年带新兵,他根据生理学和运动学知识,对新兵体质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训练方案,并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带的新兵无一例训练伤,无一个有明显思想问题,取得新训考核第一名的成绩。

参与旅队战斗体能训练规范试点任务,他引入大数据分析模式,通过采集人体作战行动中肌肉变化数据,制定了专项肌肉群训练方案,提高了旅队官兵战斗体能的训练效益……

凭着一个个出色的成绩,吕维清在同批干部中脱颖而出,最早走上连长岗位。

当上连长的吕维清喜欢给官兵灌输这样的理念:“在科技知识大融合的时代,各专业之间的渗透越来越明显,解决现实矛盾问题,必须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人才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懂得多种专业知识、知识面广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驾驭新型装备,也是部队官兵拥有科技素养的必然要求。

可以预见,随着军队改革和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必定对军人科技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吕维清的不断“突围”只是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官兵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吕维清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偶然听到连里一位老士官的班务会发言。那位老士官说:“如果军人不能及时对知识储备更新扩容,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该旅作训参谋李宗民,则记住了吕维清的另一句话:“打起仗来,拼的可是全频谱的素质能力——因此,既要当‘专家’,还要当‘杂家’。”

<  1  2  3  4  5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