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永州支队机动中队特战排一班班长王喜。武警湖南总队杨宁供图

赓续:血液里流淌的红色基因

“前面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友踏着血迹冲上去,有的手脚被打断炸断也不下火线……”

出生在滇东边陲、云岭之南、红土地上,王喜是听着残酷的战争故事长大的。

王喜的家乡在马达村,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烈士陵园不足8公里,沿乡间小路向西20公里,就是老山主峰。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最壮烈的一仗就在这里打响,王喜的父亲就是当年老山前线担架队的一名民兵。

在“老山精神”激励和父辈言传身教影响下,王喜的心中懵懂地埋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但好事多磨:18岁那年,王喜第一次入伍体检,因静脉曲张被刷了下来;翌年,又因患重感冒再次与军装擦肩而过;第三年,父亲查出癌症晚期,弥留之际,嘱咐他一定要去当兵。带着父亲的遗愿,2011年底,王喜终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王喜参军入伍来到红色热土永州——红军血战湘江最惨烈的战场。红军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举,彪炳史册,昭示后人。第一次祭扫陈树湘墓时,王喜就被英烈的血性与胆气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什么要当兵?当一个什么样的兵?”英烈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王喜,也激活了他幼时的记忆:“我小学时有个比我大两岁的同村娃,就是玩耍时被打仗时残留的地雷炸断了腿,残废了。我从小就知道战争的残酷,现在更懂得守卫和平的光荣和珍贵。”

“尚武崇文、枕戈利剑、果敢无畏、一击必胜”,这是王喜所在机动中队的“队训”。荣誉的传承和使命的召唤让王喜骨子里流淌着不胆怯、不退缩、不怕死的军人血性。

心里装着战场,眼睛盯着战斗。入伍7年来,王喜先后参与大型活动安保13次,参加处突维稳12次、抢险救援6次,参与公安禁毒、打黑等专项行动11次,摧毁3个暴恐组织联络点,查获管制刀具、仿真枪、毒品等违禁物品60多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解救被困群众700余人。

武警湖南总队政治委员蒋建宇说:“王喜用奋斗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官兵学习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担当强军重任的价值追求,他的经历鲜明地回答了如何培养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怎样争当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的时代课题。”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