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陆军新锐的“换羽”之路

发布时间:2018-08-13 09:17:39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魏兵 钱晓虎 等    责任编辑:王月

新锐之气——

“打造新时代陆战先锋,干的是‘试飞员’的事,就要有舍我其谁的那股劲儿”

一营常有惊人之举。

盛夏,塞北,刚列装的新型单兵防空导弹进行首次实射。

预定课目射击顺利完成后,一营主动要求增加难度:靶机超低空飞行,每次再投掷多枚红外诱饵弹……

厂家的工程师一听就乐了:“导弹定型试验时条件也没有这么苛刻,能打上吗?”有人善意提醒:“规定动作做完了见好就收吧!”

“总要有人第一个打!”一营官兵坚持要打,最终准确命中,导弹的战斗力“阈值”被刷新。

两年后,还是在这片草原,当得知射击目标是航弹时,在场的上级首长、科研专家、工厂人员心里都不禁“咯噔”一下:“国内还没有这类导弹打航弹的记录,国外也仅有几次尝试。”

“总要有人第一个打!”一营官兵还是那句话。射手张智豪占领发射阵地,跟踪、瞄准、击发,一气呵成。一枚导弹拖着尾焰直刺苍穹,空中开花,又一项纪录诞生。

“其实,第一个打,我们比谁都怕。新装备训练风险高,难免会遇到‘沟沟坎坎’。可训练场上前怕狼后怕虎,战斗力生成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营长宋恒哲诚恳地说,“打造新时代陆战先锋,干的是‘试飞员’的事,就要有舍我其谁的那股劲儿。”

海军某军港,一营首次进行航渡与登陆演练。第一天上船,80%的参训官兵吐空了胃。

“吐空了胃,但不能吓破了胆。”党员骨干带头,铆在潮湿闷热的船舱里研究车辆固定,边吐边干,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

演练即将拉开帷幕,海面卷起大风。海军战友建议:演练改期。“战场不能约时间,再说演练就是要暴露问题,查找不足,我们不怕出丑。”在一营的一再要求下,演练如期举行。

三昼夜航渡,战斗在黎明打响,一台台战车如出水蛟龙,抢滩登陆。冲锋的路上依然有人呕吐,却无一人落下。海军艇长竖起大拇指:“这群步兵,有股子血性。”

空军某机场,一营首次进行空运装载试验。机舱门理论上虽能装下某新型突击车,两旁却仅有20多厘米的间距。突击车身宽体重,方向盘稍稍打个滑,就可能酿成事故。空军战友掂量许久,建议说:“保险起见,要不大家一起把突击车推上去?”

现场指挥的排长宋享居却谢绝了这番好意:“打仗时咋能推着车走?请相信我们。”

一声鸣笛示意后,突击车稳稳地驶入机舱预定位置,赢得了飞行员们的热烈掌声。

在一营的转型日志上,记载着许多这样的“首次”:首次进行陆海空联合作战先期实践,首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合成营指挥体系构建,首次对合成营全域机动作战进行探索,首次进行空地联合火力试训,首次构建合成营军地联合保障网络……

“这些首次,如今说起来很提气,当时可都是千难万难。”回望一路走来的历程,营长宋恒哲感慨万千,“大家都感叹一营的新,其实更新更快的是这个时代。今天的新型作战力量,明天也许就会落伍;今天的制胜机理,明天也许就会过时。作为陆军转型建设的探路者,我们只能加快步伐朝前走,那里还有更远的路、更高的山。”

改革没有旁观者 转型更需实干家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任何事业的开拓,任何胜利的取得,都需要有第一批闯关者、探路人。一营的转型建设是“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为突破口”的创新之举,属于全军首次、全新课题。没有一种果敢奋进、攻坚克难的精神,没有一股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劲头,便不会有今天一营的破茧成蝶、凤凰涅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征程上的难关险隘,是犹豫者前进的障碍,却是奋斗者前进的阶梯。越是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意志、勇往直前,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越需要有定力、有担当、有韧劲。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呼唤只争朝夕的行动者、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只要我们努力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  1  2  3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