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花木兰”尹璐:让科研嵌入联合“基因”

发布时间:2018-04-20 15:04:31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谢露莹 张坤平 赵国涛    责任编辑:陈海龙

尹璐就如何搞好部队信息化建设向基层官兵请教。张坤平 摄

那年,在执行“9·3”阅兵训练保障任务时,她发现阅兵指挥部还是依托几十部传统的通信终端调度部队,训练计划稍有变更就要逐个电话通知,费时又费力,工作效率低。

想到部队已经配发了军用某新型手机,她灵光一闪:“如果在军用手机上加装一套指挥信息系统,组训人员实时收发指令,岂不大大提高训练效益?”阅兵指挥部领导对她的想法十分赞赏,当即批准由她牵头组建课题组,要求尽快拿出成果、上线运行。

创意虽好,但研发难度非同一般,这是全军首次开发军用某新型手机应用与固定终端软件相结合的指挥信息系统,还要综合考虑设备条件、通信链路、保密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仅软件开发一项,地方通信公司通常需要7、8个月才能完成,要花费上百万。

拼了命也要攻下这座“山头”

“国家大事,军队盛事,拼了命也要攻下这座‘山头’!”找机关、跑厂商,协调解决设备问题,带着课题组规划系统架构、组织软件开发,经过4个多月昼夜奋战,一套融合多种指挥功能和各类训练信息的“阅兵指挥信息系统”研发成功。阅兵各级组训人员一机在手,就能实时直观掌握训练场情况,实施指挥,既便捷又精准,工作效率提高了30多倍,且只花费了10万元。

“研发指挥信息系统,必须深深植根于部队沃土,紧贴联合作战需求,否则毫无价值。”在任原北京军区指挥自动化工作站软件管理室主任期间,尹璐调研的脚步遍及全区旅以上作战部队。先后研制集成多个版本的一体化指挥平台,编纂10余万字的应用方案、安装配置手册、值勤规范等实用资料,规范各级各类指挥所席位设置、部署方式、功能构成及上下互连方法等内容,组织作战部队构建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及深化应用工作,率先进行了军事地理、气象等7类作战保障信息融合,让各级指挥所实现了系统互联、信息互通。

到战区以后,主战使命让她的目光更加聚焦,各级指挥员的指挥需求成为她开展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

“我们技术上一个瑕疵,就可能造成指挥混乱和失误,直接影响平时的演训效益和和战时的作战成败。”尹璐经常这样告诫她的科研创新团队。

<  1  2  3  4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