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铸大国重器 “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30年

发布时间:2017-12-16 06:50:58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凌硕    责任编辑:钮东昊

  隐姓埋名三十年潜心为国铸重器

人物简介

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研究所名誉所长。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等,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造不出核潜艇,我死不瞑目!”

在黄旭华的办公室里,两个潜艇模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短一些“身材胖胖”的是我国第一代某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稍长一些“体形苗条”的则是我国第一代某型攻击型核潜艇。

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黄旭华拿起这两艘模型,唤醒了那段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

对于大国而言,核潜艇是重要的国防利器之一。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一块高尔夫球大小的铀块燃料,可以让潜艇巡航6万海里;如果换成柴油作燃料,则需要近百节火车的体量。

上世纪中叶,中国人有过强烈的造国产核潜艇的梦想。那时候,我国尖端技术基础薄弱,只能寄希望苏联的技术援助,然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访华时傲慢地拒绝了,“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

事后,毛主席作出指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于是,我国研制核潜艇的“09”工程诞生了,黄旭华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被秘密地召集至北京,迅速开始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论证设计工作。

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核潜艇,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在中央组建的29人造船技术研究室,黄旭华和同事们只是笼统地认为,核潜艇大概就是常规动力潜艇中间加个反应堆。在后来的实践中,黄旭华才渐渐明白造核潜艇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从物质到知识,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祖国的需要就是黄旭华最大的动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造不出核潜艇,我死不瞑目!”黄旭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激情澎湃。

1  2  3  4  5  6  7  8  9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