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某部官兵创新驱动 填补无人作战多项空白

发布时间: 2017-10-22 12:05:48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郭洪波    责任编辑: 吴疆

自部队组建以来,该部官兵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的思路愈发清晰,创新发展的力量更加凝聚。

着眼未来无人战场作战所需,他们采取集中学习研讨、组织专人攻关、结合战例推演等办法,已探索总结出了10多项新战法训法。前不久,该部15项科研项目、2项课题研究通过审查,新型无人机试验试飞取得突破,关键性能指标得到检验验证。

“无人”的飞行需要更多的“创新达人”

无人机并非真正“无人”。一场“无人”的飞行需要涵盖飞行、机务、情报、任务规划等多个专业的体系支撑。从零起步,向前推进无人机事业,需要更多的“创新达人”。

组建之初,该部的人才状况是这样的:官兵来自全空军部队,从事无人机作战试验训练的人不足20%;飞行人员、机务官兵大多是“门外汉”;没有训练教范,链路、情报等领域几乎是空白……

这样的基础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几年来,他们认真学习习主席关于创新驱动的重要论述,采取急用先训、重点强训、交流互训、系统全训等路子,实现了加速孵化人才成长转型。

机务大队长李龙彪来到该部之前是个无人靶机通。单位请他开办了一个机务专业培训班,短短两个月便带出了一支全新的无人机机务尖兵。

杜继永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来到单位后,他结合任务实践转型,研究无人机作战使用的理论法规,将飞行员的飞行结果固化成条文。如今,他的电脑里存满了不同优先级的文件夹,里头存满了当今最前沿的无人作战理论。

该部政委胡斌这样形容,这支部队就像是一个无人机作战创新实验室,正不断孕育着我国空军的新一代无人作战尖兵。

今年6月,该部参加空军某综合演习,多名年轻同志主动请缨,接受任务摔打磨练。据了解,该部近两年来毕业分配的40多名新干部,大多已成为各专业的技术骨干。

在某新型武器装备试验中,该部的年轻干部们大胆提出技术革新思路,极大地提高了该型武器装备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多项前沿技术研究课题。

今年初,两位三代机飞行员陆冬辉和吕军明又加入了无人机飞行团队。陆冬辉曾是空军“金头盔”获得者,吕军明则在改飞无人机前刚刚完成新型战机的改装训练。无人机事业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

“习主席在报告中提出,要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这为我们深化创新驱动加强战斗力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李浩信心满满: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建设一支矢志强军事业的创新人才队伍,空军无人机部队的作战能力一定能实现新的更大的跃升。

创新:新质战斗力的“孵化器”

■空军某部政治委员 胡斌

又一次实弹打靶、又一个战法形成、又一项科研突破……伴随部队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这支空军无人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学习报告我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推进改革强军和科技兴军的信心和自觉。改革发展新阶段对部队全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勠力创新,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挑战需要突破,重点就在创新。做创新的践行者,必须牢记使命,再接再厉,开拓进取,树创业之志、塑创新之能。

无人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充满风险和挑战,要求我们培塑敢创新的责任担当。我们坚决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针对新部队、新环境、新职能、新挑战,紧紧扭住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始终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确保官兵合编合心合力合拍、安心稳心用心尽心工作。

坚持用改革引领发展、用使命汇聚力量,做创新的引导者。我们单位既是无人机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孵化器”,也是部队形成战斗力的“供给侧”,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努力担起引领空军无人机部队走开作战理念、装备技术、战法训法、综合保障、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重任。

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新型作战力量提升的根本是创新人才队伍健康发展。我们从组建之初就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宽松环境,为官兵制订成长路线图、目标图和时间表,促进创新成果加快向战斗力转化,打通从实验室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无人机的起飞过程也是加速的过程,我部的建设发展正处在起步创新阶段。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让创新驱动为全面形成无人机新质战斗力注入强大动力,为实现打赢目标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解放军报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