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7月24日讯 军衔,是区别军人等级、权力责任以及待遇的符号和标志,通常钉缀于肩章或领章等处,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实行了军衔制。

说起我军军衔的故事,由于创建之初艰苦的战斗环境,甚至都不能保证军服样式颜色的统一,根本谈不上实行军衔制。后来随着我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军事斗争需要,我军的军衔才在曲折中逐渐发展起来。

迄今为止,我军正式实行过两次军衔制。1955年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实行军衔制度,就诞生了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到了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再次获得批准,中断了23年之后我军又开始实行新的军衔制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军军衔的故事。

战争年代的多次酝酿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之一。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

说起我军的军衔,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建国后的产物,其实早在战争年代,我军就曾经两次酝酿过在全军实行军衔制。

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确实是没有军衔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部队的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等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

在此情况下,八路军总政治部曾提出我军要“采用官阶制度”,到1939年5月,八路军总司令部正式公布了各级职务的基准军衔,依照当时国民党军队的衔级设置为6等16级,即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新兵。

当时,一些高、中级指挥员的档案记载中确实曾出现过军衔,少数高级干部还曾佩带过缀有金星的中将、少将领章。例如,贺龙、萧克等就被授予中将军衔,王震等就被授予少将军衔,贺丙炎、宋时轮等就被授予上校军衔。

但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并未在全军普遍实行军衔制。尤其是到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阶段,授衔工作也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苏联红军要求配合东北行动及我军派往各地的军事调停处代表与国民党军代表进行平等工作,我军也曾对个别人员进行了临时性的授衔。

此后,我军也曾计划加速实施军衔制,新四军、山东军区政治部甚至制定颁发了《军队官兵阶级说明与规定》,对我军军官士兵军衔等级区分做出了明确规定,尤其具体到军长、政委为上将; 副军长、副政委为上将与中将;师长、师政委、军区司令员和政委为中将;旅长、旅政委为少将;团长、团政委为上校;营长、教导员为少校;连长、指导员为上尉;战斗小组长等为上等兵;老战士为一等兵;新战士为二等兵等具体规定。

然而,此次评衔工作开展不久,全面内战爆发,评衔工作也被迫停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