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地飞起的携行具

在我军单件分挂式装具发展历史中,63式自动步枪弹药装具是一枚耀眼的明星。它通过可快速固定、脱离的金属卡扣在胸前完成固定,穿脱方便,无论是弹匣袋还是手榴弹袋,它们上盖的固定方式都是快抽结构,只要抽出布条就能打开,反应速度非常快。令人惋惜的是,随着设计、制造都有巨大缺陷的63式自动步枪退出列装,63式弹药装具也消失了。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广泛的对外交流,我人民解放军的观念认识也开始产生巨大转变。从80年代末开始,新的单兵装具开始投入研制,成果就是91式装具。91式装具分为战斗携行具(战术背心)和生活携行具(背包)两部分,从1995年开始装备全军。作为后来者,91式携行具不少地方都要先进很多。其主体结构从单体变成3片式战术背心,可以通过快速抽拉锁定的尼龙绳调节距离,进而可更好地适应不同士兵的体型,同时热负荷也降低了许多。同时,91式携行具也通过加宽肩带面积减小肩膀承受压强,装具在穿着以后更稳固,弹匣袋和手榴弹袋的开启也都非常迅速。

91式生活携行具可以说是一个制式化的大型背包。在此之前,士兵的被褥、衣服、鞋子等都是靠叠好后用背包带捆好背在身上,俗称“打背囊”。这一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打包技能要求高,很容易引起被褥等被雨水、泥水打湿弄脏,早就应该被淘汰。91式背包的出现,可以直接将被褥、衣物、鞋靴等物品快速方便地收纳进大型背包中,在有效降低士兵体力消耗的同时也可大幅度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当然,91式携行具在水壶袋位置等设计上也存在着明显的设计疏漏,针对这些不足,我国又推出了后续的95式战斗携行具。95式战术背心添加了留有安装孔的下挂腰带,并根据任务性质分为机枪手携行具、步枪手携行具、狙击手携行具等几种亚型,可针对性的满足不同士兵的装备需求。

通过91式背囊与95式战术背心的组合,我国的单兵携行具发展已经开始基本成熟,主要功能和结构设计都已具备。后来出现的01式携行具战术背心和背包并未出现突破性的变化,主要针对材料、工艺和一些细节设计问题进行了改进,还添加了包含雨衣、睡垫、睡袋等在内的睡具系统,形成了一整套功能完善、配件丰富的单兵装具系统。这时候我军的单兵携行具,已经开始厉害地飞起了。

惊喜永远在远方

从91式一直到01式,我军的单兵携行具都采用的是固件功能设计,实现装载功能的兜袋都不能随意脱卸、改换位置。很显然,这类固件化装具并不适应长时间、远距离、流程复杂、战术要求高的作战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在参考美军同类新型产品设计思路后开发的06式通用单兵携行具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高度的模块化、通用化能力,甚至还能与防弹衣有效整合。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式上步兵方队所穿着的轻量化网格MOLLE改型携行具,就可以看作是06式携行具的最新“模样”。

06式携行具的战斗部分由背心和各种附件袋组成。出于通用化考虑,06式背心已不再有亚型之分,而是适用于我军所有遂行地面作战的单兵。不同军兵种、承担不同任务的士兵可在06式战术背心的基础上,灵活选用安装各种附件包来满足自身战斗需求。除战斗携行具外,06式的生活携行具同样实现了高度的模块化。依靠可灵活搭建的背架组件与多个可组合背囊设计,无论士兵携带物资多少,06式携行具都能提供一种背起来最省力、占用空间最少、对战术动作妨碍最小的方案。尽管在06式携行具上能看到许多美军装备的影子,但美国的单兵装备体系确实是基于战场实践的完整先进系统,合理借鉴并加速实现弯道超越,不失为一种最优方案。可以说,06式携行具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是我国单兵装具设计走向先进的标志,也是对人民解放军90年单兵作战历史遗憾的最好弥补。

经过测试,06式战术背心可实现30秒内组装穿戴,水中12秒脱离,尤其是其通用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案,注入了有利于我军作战需求的设计理念。从此以后,我军进行军事演练、执行特殊任务及制定新的作战方案时只需要研究一款新配件就能满足整支部队的作战装备需求。此外,我军还有基于01式单兵携行具升级而来的07式单兵携行具,主要增加了MOLLE数量并进行了一些小改动。

目前,我军的单兵携行具呈现出“井喷”式发展阶段。VBSS浮力战术背心解决了06式单兵携行具和09式特种兵背心在护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已列装海军部队。TAC系列战术背心主要应用于特警或军队特勤任务,通用性较强,经过仿制后也得到了试用单位的一致好评。2016年,参加“和平友谊-2016”演习中的我军特战队员就曾身穿未知型号的轻量化战术背心惊艳亮相。未来解放军的单兵携行具,只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中国网军事观察员张乃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