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时间敏感目标是计划的主要能力需求
实际上,美国国防部对常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能力需求未作明确界定,或者说,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威胁认知,不同的打击对象,进而提出相应的能力需求。
小布什政府把恐怖主义定为首要威胁,奥巴马执政期间,大国竞争和对抗回归。特朗普上台后,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宗旨,奉行“美国至上”理念。但是,新的国际力量格局已形成,大国竞争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军事竞争又是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美国国家层面的战略指导性文件中,明确将俄罗斯、中国、伊朗、朝鲜和极端暴力主义视为其主要安全威胁。但上述四国均为公认的、事实上或潜在的核国家,对其实施核打击需承受极大的核报复风险,常规打击可能是唯一可用的军事打击手段。
更名后,计划明确以打击时间敏感目标作为主要能力需求,并依此进行武器装备研发和作战能力建设。所谓时间敏感目标,是指在短时间内位置可能会发生变换的目标,机动性是其生存力的保证,也是对其打击具有较大难度的原因所在。恐怖主义首脑以及敌方的领导集团、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战略指挥中枢、远程预警雷达、反卫星设施、陆基机动型导弹发射装置等被作为计划的重点打击目标,这些目标大都属于时间敏感目标。
打击时间敏感目标,需要大幅压缩“发现—决策—打击”这一杀伤链的时间,这正是常规快速打击的优势所在。2010年《核态势审议报告》就曾指出,常规快速全球打击在打击时间敏感目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恐怖主义首脑这类目标,计划名称中去除了“全球”二字,可在一定意义上消除对抗双方的距离感,能够更清晰地表明美国对其武力打击的坚定决心,且在打击方式上,不限于非接触的远程打击,还不排除陆上近距离交战,因此更具威慑效果。
高超音速武器是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
作为原计划的延续和发展,更名后的计划仍将高超音速武器作为重点建设内容。高超音速武器飞行速度大于5马赫,现有防空反导系统难以防御,适合首战使用,执行“斩首”“破门”一类任务,可在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有“高超音速战争”的定义。
常规快速打击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高超音速打击。根据研发进度判断,2035年前,美军可能装备的高超音速武器主要有两类: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飞行器,主要包括:空军“高超音速打击武器”(HSSW)、空军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高超音速吸气式武器”(HAWC)和“战术助推滑翔器”(TBG)、陆军“先进高超音速武器”(AHW)等。
美国正加速推进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和装备。俄罗斯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超过6马赫,计划于2018年开始装备,这给美国带来了极大压力。高超音速技术被列入2017财年美军武器装备研发的重点领域,预算规模增长1倍,也是“第三次抵消战略”框架下常规力量建设的重点领域。美国国会要求,2017~2022财年,首先为美军太平洋战区和欧洲战区配置一定的高超音速打击能力,以应对这两个战区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
当前,高超音速武器远未成熟,美国高超音速武器测试多次宣告失败,技术路线也不断进行调整,未来中短期内,不大可能大规模装备。但是,高超音速技术已经成为大国军事竞争的热点领域,高超音速武器军备竞赛事实上已经展开。(李大鹏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