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锤炼过硬教员队伍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飞行教员谢铖至今深深记得,自己带教的首批轰炸机学员顺利毕业的那一刻,一股莫名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年,他27岁。毕业留教仅4年,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全院最年轻的轰炸机机长。
飞行一大队大队长杨荣桓是从作战部队选调过来的,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战斗经验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他冒着-30℃的低温,在座舱反复琢磨推演,起身时才发现身体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
“现役轰炸机教学与之前轰运教练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真正的部队作战飞机。”杨荣桓告诉记者,这对教员教学是个极大考验,学员操作轰运高教机出现错误后,教员可以接过控制权,而现在用轰炸机教学,教员只能在右座不断地监控提醒,这就需要教员在地面教学时做足功课。
培养现役轰炸机教学能力,意味着这些当惯了老师的教员们要重新做回学生,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是,在首批改装人员遴选中,所有教员都抢着报名。
训练中,他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飞行计划细化到每个飞行日、每个人和每个架次上,不降低标准,不简化内容。他们在训练中狠抓航理学习,根据课目练习进度,坚持每周由航理教员进行补充授课,答疑解惑,每组飞行日组织一次航理考试。
为了将一个教学法研究透,教员们经常讨论到深夜。大队长赵锋有个习惯,每次训练完都将自己的状态和心得详细记录下来,归纳成一本小册子,成为他教学的得力助手,并被学员视若“宝贝”。
重压之下见担当。为帮助飞行教员尽快提高教学能力,每次训练教官马伟东都要频繁按压通话按钮进行讲授,纠正错误动作,两个飞行日拇指就会按肿,三个飞行日就会磨破一双手套。
用怀疑的眼光去学习每一条教学经验,这是该旅的教员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