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24小时:没上舰却保留着舰钩的F/A-18C( 1 / 25 )

发布时间: 2017-02-04 16:36:39    来源: 中国网综合    作者: 辛闻    责任编辑: 谢露莹
分享:

联合国警察司司长斯特凡·费勒(Stefan·Feller)一行到中国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考察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进行座谈会。李金良 摄

【中国防暴队被赞为维和任务区创新实践的标杆典范】

中国网新闻2月4日讯(通讯员李金良 郑志刚)中国防暴队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专业、实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生命力,值得联合国各部门学习借鉴……2月1日,联合国警察司司长斯特凡·费勒(Stefan·Feller)、规划官威尔塔利·卡萨帕(Viltalii·Kasap)等一行在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警察总监西蒙·布雷切利(Simon·Blatchly)陪同下到中国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考察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对该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

当日,斯特凡·费勒(Stefan·Feller)一行先后观摩了战术演练以及信息技术实战运用演示,参观了信息技术装备及功能展示,听取了徐晓伟政委工作汇报,观看了“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介绍片,并通过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与前方执勤小队队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现场体验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效能。指挥中心指令直接传达到执勤小队岗位上,前方执勤任务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斯特凡·费勒(Stefan·Feller)当场竖起大拇称赞道:“Excellent!”“So wonderful!”,并向执勤队员致以节日问候。

轻点鼠标,千里之外队员执勤任务情况随即通过车载图传、便携式图传等系统,卫星、网络通信等途径传输到防暴队指挥中心,指挥员对任务情况进行研判,适时优化勤务指令,确保每次勤务都高效、顺利。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武装巡逻勤务,这仅仅是中国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成果之一。

自进驻任务区以来,防暴队针对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形势,遵照《联合国警察标准行动规程》,依托手持执法记录仪、车载行车记录仪、便携式网络布控球、无人机、卫星视频通信系统、短波电台等设备,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建立 “单警--小队--分队—指挥中心”四级信息化装备链,成功研发集“基础数据、地理信息、视频传输、营区安防、远程医疗”五个子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勤务指挥平台。通过指挥平台,发挥卫星数据通信、信息数据处理、营区安防报警、远程医疗保障、远程综合指挥等功能。

从接到勤务任务指令,防暴队指挥中心就能利用信息系统对任务进行研判,并根据研判结果快速下达的指令,时时监控任务进行情况,确保高效完成任务。同时,防暴队利用高清监控等装备建成了智能化营区,并利用远程视频系统,与国内知名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协作机制,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队员们的卫生医疗保障。

据防暴队徐晓伟政委介绍,防暴队承担利比里亚蒙特塞拉多州等7个州的维和任务,是利比里亚人口最集中、治安最复杂的区域。防暴队整合无人机、车载无线图传等信息技术装备,创新推出了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运用于武装巡逻、定点驻守、应急备勤处置等维和勤务,实现了指挥决策偏平化、风险预警实时化、维和勤务智能化、营区监管动态化、医疗会诊远程化。截至目前,共安全、专业、高效地出勤16750人次,圆满完成各类维和勤务612批次。

贴近实战、操作性强。该模式受到了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及利比里亚政府高层领导、各部门及军警系统等高度好评,多次来队考察学习,被赞为任务区创新实践的标杆典范。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莉萨·布腾海姆(Lisa·Buttenheim),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法里德·扎里夫(Farid·Zarif)等高层领导分别到防暴队视察,赞扬该模式是世界维和的“中国模式”,是最具实践操作性、最有价值的创新。2016年12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法里德·扎里夫(Farid·Zarif)专门召开“中国防暴队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推广会,认定该模式是“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最佳实践”并向联合国推荐推广。

斯特凡·费勒(Stefan·Feller)表示:中国防暴队的信息技术驱动维和勤务模式是国际维和史上一项前所未有,但又有十分重要实战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新模式,从目前实践成果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装备、标准和程序体系,能够大大提高维和警务的工作效率,保证维和人员安全,推动联合国维和信息化发展,值得联合国各部门认真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国网综合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