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贵州总队贵阳支队增进战友情谊锻造钢铁集体纪实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清晨,《战友之歌》的歌声伴随着早操的号声,在武警贵阳支队营区响起。
6月27日,武警贵州总队贵阳支队白云中队下士班长阿巴斯·吾拉音与战友结束训练后,在训练场上合影。(谭力壬 摄)
时光回溯至1978年春天,在武警贵阳支队前身部队的营区里,时任贵州省军区文艺宣传队分队长杜兴成把战友刘苗鑫叫到宿舍:“我们写一首《战友之歌》吧!描写战友兄弟般的情谊。”1979年,《解放军歌曲》杂志刊登了这首歌曲,《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军内外报刊转载,《战友之歌》自此唱响大江南北,军营内外。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军歌历久弥新,依然唱响苗岭高原座座军营。承载着战友深情的歌词和旋律,巩固和发展着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焕发出新活力。
唱出砺志铸魂的热情
“47年来,《战友之歌》成为一代代军人共同的青春记忆,有力增进了官兵情谊,提升了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前不久,在武警贵阳支队礼堂,《战友之歌》音乐党课上演,乐队指挥手势坚定有力,演奏官兵昂首挺胸,现场掌声如潮。
2025年6月28日清晨,武警贵州总队贵阳支队警勤中队官兵在开饭前合唱《战友之歌》。(谭力壬 摄)
《战友之歌》音乐党课的诞生,源于支队党委一班人对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的思考探索。
2025年6月30日,武警贵州总队业余军乐队成员正在《战友之歌》音乐党课上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的由来。(蒋林岫 摄)
“《战友之歌》是经典,演奏演唱的方式可以不断创新,赋予新时代强军文化内涵。”支队领导介绍,他们并非简单移植《战友之歌》,而是深入挖掘驻地红色资源,将贵州的红色血脉和支队发展历程紧密结合,融入《强军战歌》以及自创歌曲《万山开遍红杜鹃》等强军文化元素,赋予音乐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军重任的内涵精神和气质。
2025年6月30日,武警贵州总队业余军乐队成员正在《战友之歌》音乐党课上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的由来。(蒋林岫 摄)
创作团队精心挑选具有时代意义的军旅歌曲,将革命先辈在烽火硝烟中展现出的忠诚团结品格,转化为舞台上可感可听的音符叙事,通过军乐演奏、齐声合唱、故事分享、情景演绎等形式,引导官兵坚定铁心向党、团结一致、敢打必胜的信念决心。
“聆听革命先辈在战场上把后背交给战友,为了胜利一往无前的音乐叙事,感受到了铁心跟党走、团结为打赢的精神力量!”音乐党课上,当屏幕播放冲锋号吹响的画面,官兵演奏起《强军战歌》的铿锵旋律,警勤中队战士杨智理的眼眶湿润了,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的热情在胸膛涌动。
唱出砺战激气的激情
“呯——”发令枪响,在武警贵州总队创破纪录比武3000米跑赛场上,来自武警白云中队的维吾尔族战士阿巴斯·吾拉音,以9分17秒的成绩冲过终点线,一举打破总队纪录。中队战友热情拥抱他,共同唱起了《战友之歌》。那响彻赛场的歌声,既是祝贺一名战士的“逆袭”,更是赞颂一群战友的托举。
6月27日,武警贵州总队贵阳支队白云中队下士班长阿巴斯·吾拉音在中队日常体能考核中进行最后冲刺。(谭力壬 摄)
阿巴斯·吾拉音的家乡在新疆喀什。入伍时,他怀揣加入特战队的梦想,可新兵下队他被分配到某备勤单位。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他产生了“混满两年就退役”的想法。
“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阿巴斯·吾拉音遇到的困难,战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炊事班为他开起“清真小灶”,干部骨干轮流为他补习普通话,鼓励他上讲台点评新闻锻炼口才。他说:“是大家焐热了我的心,点燃了我前行的勇气。”
“我们是并肩作战的兄弟, 对任何一个人都不抛弃、不放弃, 共同面对风雨挑战。”中队指导员杨钧源指着荣誉墙上的奖章介绍,阿巴斯·吾拉音备战比武时,干部为他量身定制训练计划,老兵面对面教、手把手带,同年兵帮他放松肌肉……在“你弱我补、你强我助”的氛围中,他成功打破总队3000米跑纪录。
“提议这个功给阿巴斯·吾拉音!他的成绩是我们全中队的荣耀!”去年年底,讨论中队唯一的个人三等功名额归属时,在支队军械专业比武获得第二名的班长龙成第一个站出来表态。“同意!”中队其他官兵纷纷表态支持。
“官兵托举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一定会和大家并肩战斗,夺取新的荣誉和胜利!”这既是阿巴斯·吾拉音个人的心声,也是中队官兵共同的心愿。更是武警贵阳支队官兵在知行合一、团结如一氛围中共同奋进的缩影。
“荣誉之花是所有战友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支队领导介绍,支队连续43年执勤无事故,去年在总队各类比武竞赛中获得4个团体第一、5个团体第二、3个团体第三的好成绩,16名官兵获得个人名次,被总队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支队、练兵备战先进单位。1人入选武警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库,2人被总队表彰为优秀政治教员,57人立功受奖、20名官兵考入军校。
唱出砺行厚德的真情
“在我们最艰难时,是组织伸出了援手。能成为军人的妻子,我由衷自豪!”当武警贵阳支队“每个人都了不起·阔步荣光”表彰晚会灯光点亮舞台,“最美军嫂”李彩香——支队执勤十三中队战士韦小贵的妻子站在聚光灯下,声音哽咽,一面满载全家心意的锦旗在舞台上展开,上面绣着“情系官兵暖人心 排忧解难送温暖”。
2023年,韦小贵父亲被确诊鼻咽癌三期,已经向淋巴转移,病魔袭来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得知情况后,组织关怀如同及时雨,17000元救济款如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指导员拨通韦小贵父亲的电话,细数他在部队的优异表现,劝慰老人安心治疗。父亲出院后,支队领导立即上门家访,帮助鼓励他们渡过难关。
“进门坐一坐,更能看到家中的难;促膝谈一谈,更能了解难言的苦。”支队领导介绍,“大家访”活动已持续多年,每逢春节、中秋、八一等重要节日,支队各级领导都会登门看望慰问患病官兵、孕产家属及罹患重大疾病军属,切实把《战友之歌》中“亲如兄弟”的情谊延伸到方方面面。
2025年1月28日,武警贵州总队贵阳支队党委在春节前夕到卫生队医生张蓝珺月家中开展“大家访”活动。(蒋林岫 摄)
近年来,武警贵阳支队各级开展“大家访”活动525次,对官兵实施困难救济61人次,为官兵提供法律咨询121人次、法律援助21人次,挽回经济损失近300万元。
黔山巍峨,军歌回响。《战友之歌》在武警贵阳支队接力传唱、经久不衰,让官兵在双向奔赴中实现思想共振、心灵共鸣、言行共融,锻造出一个个忠诚团结、爱军精武、充满深情的钢铁集体。(作者:孙崇峰 赵浩翔 牛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