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强准备飞行
新华社杭州12月20日电 加力起飞阶段,左轮突然甩出,机身瞬间侧滑……某次飞行训练中,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参谋长王兴强驾驶战机加力起飞即将离陆瞬间,突遇轮毂脱落特情。
千钧一发之际,王兴强沉着应对。正常刹车、应急刹车、紧急启动灭火系统、抛放减速伞、收油门、关车、开舱……53秒内,他先后完成近百项操作,成功将战机平稳停在跑道尽头。
短短53秒的背后,是王兴强二十余年如一日矢志强军的历练与积淀。
“离实战近些、更近些。”这是王兴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参数疑点,他和大家一起推演到深夜;有创新战法,他第一个升空验证。
那年,团队首次夜间海上超低空飞行,王兴强率先跨上战机。高度一米一米地下降,飞机离海面越来越近,仿佛贴着海浪飞行。
这次飞行,他们拿到了夜间海上超低空飞行极限数据。王兴强结合自己的体会,带领团队很快实现了夜间海上超低空普训。
作为一线指挥员,王兴强坚持由实战牵引、按任务设计,破解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难题,先后探索制定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自由空战对抗、对海(地)突击等10余套战法,更新完善了20余套作战方案预案,填补了某型飞机使命课题训练多项空白。
精益求精,源于对胜利的执着。带教飞行员,王兴强同样极其严格:“打仗只能靠真本事,我们必须瞄准实战练。”
训练中,王兴强带着飞行员高度飞到尽低、远海飞到尽远、时间飞到尽长。
一场演习中,一名飞行员低空突防时仅仅飞高了10米,就被对方防空火力“击落”。
“这一点点差距,很可能就是生死之差。打仗不能凭印象、靠感觉,必须用数据说话!”复盘阶段,王兴强的讲评非常严厉。在他的严格要求下,该旅一批批飞行员茁壮成长。
“未来的海空战场给‘空中拼刺刀’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条件下空中对抗,不仅要拼勇气、拼技术,更要拼智慧、拼体系。”作为海空雄鹰传人,王兴强有很强的本领恐慌感。近年来,面对改革强军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面对实战化训练体系的新标准和硬杠杠,王兴强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那年,他带领团队奔赴某海域参加对抗演练。浪卷云飞,空中的战机动若雷电,海上的“对手”隐蔽攻击。紧贴实战的对抗模式,时刻考验着飞行员的战场思维和战斗素养。
受领突击某水面舰艇任务后,王兴强带领大家认真研究对方装备性能,本以为吃定了“对手”,结果却功亏一篑。事后复盘,他们惊出一身冷汗:对方多艘舰艇携手组网,充分发挥了体系集成的优势。
“我们都是联合作战网络的一个节点,谁能更好更有效地调用资源,谁就更有机会赢得胜利。”观念更新带动能力提升。时隔不久,又一场演练打响。这一次,王兴强充分调用预警机的信息优势,将对方态势变化看得一清二楚,打了一场漂亮仗。
从浙东沿海到西北大漠,从东海海域到南海海域……这些年,王兴强带领团队驾驶战机,不断延伸并刷新战斗航迹,见证着人民海军转型建设的浪潮。
李恒江、沙凌云、袁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