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谢彬蓉同志,女,重庆忠县人,1971年10出生,1993年7月入伍,中共党员,大学学士。
中国网军事12月19日讯(记者 谢露莹 实习记者 刘娇杨)2007年12月,谢彬蓉荣立个人三等功,2013年转业自主择业安置在重庆渝北区,转业前系空军某试训基地高级工程师,技术七级,大校军衔,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工作近20年。
2014年初,谢彬蓉从网站看到“苦荞花开支教团”的社会公益组织信息:该地区需要能吃苦、有爱心、负责任的社会公益人士,前往接力支教。这一信息激起了她当年因参军没能如愿的“教师”梦想。于是,她决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凉山地区义务支教。
自此,谢彬蓉就像一只“候鸟”,每逢学校开学,她就要离开繁华的重庆,“飞”到山里与孩子们在一起,一待就是几个月。
在大凉山,有不少支教组织,谢彬蓉属于一个叫“苦荞花开”的支教团,是美姑县团委管理的众多支教组织之一。在支教的老师中,谢彬蓉年龄最大,其中有些大学生和她女儿的年龄相仿。起初,她并没有告诉大家自己的从军经历,后来大家从聊天中得知之后,“大校姐”的称呼不胫而走。
“我就是想做这件事”
父亲曾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为了延续他的军旅情结,1993 年,从四川师范学院毕业的谢彬蓉成为班里投笔从戎的“独苗苗”,她因此戏称自己是“军二代”。
到2013 年,谢彬蓉的军龄正好满20 年,也就是在那一年,女儿上大学,同样从军的丈夫2010 年已经自主择业,她觉得自己转业的条件成熟了,就选择回到老家重庆。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转业之前的几年,谢彬蓉就在家人面前早早做起了“渗透工作”。她常常搜集一些关于支教的信息跟家人分享,告诉他们自己想去支教,所以做出决定的时候,家人都很支持,女儿鼓励说:“只要你自己觉得开心就好。”
跨过20 年的军旅岁月,谢彬蓉终于再登三尺讲台,重圆教师梦。2014 年春节一过,她背起行囊,踏上了支教之路。
第一所学校是在网上找到的,她当时就想找一个看起来“条件更差、更艰苦,更需要帮助”的地方,最后选择了故哲小学。但让她真正下定决心继续支教的,是在这个学校的最后一天。
那天期末考试,谢彬蓉被交换到乡里的中心小学监考。本以为那里的条件会好很多,但在考场上看到孩子们的基础那么薄弱,谢彬蓉这才意识到,凉山的师资力量比她想象得要差很多。
“我真觉得在这里不苦啊”
从西昌太和镇故哲村小到美姑县尔其乡依惹村小,再到现在海拔近3000 米的扎甘洛,谢彬蓉开玩笑说自己是典型的“人往高处走”,但条件也是一个不如一个。
扎甘洛是一个只有十几户的小山村,总人口不到180 人,其中大部分一家有四五个孩子。村里的孩子入学率不高,而且入学很晚。
学校建在村子中间一块开阔地上,四间土砖房,只用了一间作教室,没有校门。谢彬蓉用粉笔在教室外面的土墙上写上了“扎甘洛村小学”。
冬天的山里特别冷,她得穿着两件毛衣、一层夹袄再加一层羽绒服,两条羽绒裤,晚上盖三四层被子,手被冻得握不住粉笔,只好戴着手套写字。房间的窗户没有玻璃,她用塑料布贴上,窗台上放着她的包和本子。早上起床,她去拿本子写教案,发现本子被冰粘住了;去拿纸点火,发现纸被冰冻住了;去包里拿东西,发现包也被冻住了;要开门出去,却发现门栓也被冻住了……但这些,谢彬蓉并不觉得苦。每次看到孩子们的一点点变化,她的坚持便有了无穷的动力。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3 月1 日,上课第一天,带领孩子们打扫好教室之后,谢彬蓉给他们上了第一课——升国旗、唱国歌。孩子们系上红领巾,见到五星红旗,一个个都很兴奋。
山里的孩子们基础差,跟他们讲抽象的概念他们根本听不懂。谢彬蓉就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玉米、土豆、核桃、辣椒入手,教孩子们学会加减法。她自编了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歌谣,教孩子们认识拼音和汉字。
让她惊喜的是,孩子们学得很快。一个学期下来,他们不仅学会了所有的拼音,而且学会了声调、标调以及生字的拼读,还认识了一百多个汉字。学期结束时,谢彬蓉给每个孩子都颁发了一面奖状。孩子们拿着“纪律之星”“体育之星”“进步之星”的奖状,笑得特别开心。
哪怕学习再不用功的,谢彬蓉都尽量去找他身上的优点。“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谢彬蓉说。
每次看到在村里晃悠的那些学龄的孩子们,谢彬蓉就会难以入眠:现在村里还有20 多个孩子等着入学。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把村里的学前班办起来,她想从最基础的东西教起,让这些彝族孩子们会用标准的普通话读课文,清脆的读书声不断飘荡在山谷里……
谢彬蓉在与孩子们讨论课本上的知识。
谢彬蓉教授孩子们识字。
谢彬蓉与扎甘洛村小的孩子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