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弹道导弹,航母怕你吗?

发布时间:2018-12-05 15:26:4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石宏 张韶华    责任编辑:谢露莹

现代水面舰艇防空能力很强,尤其航母编队往往能抵挡传统反舰巡航导弹(简称“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如何打破越来越严密的“金钟罩”,不少国家想到了以速度见长的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ASBM)大兴其道,有媒体赋予它们“航母杀手”的头衔。那么,这种称谓“名副其实”吗?

寻找新出路

常见的反舰导弹无非是高亚音速型和超音速型,前者能够掠海飞行,自行规划航路,并在中途改变打击路径,挺有些“神鬼莫测”,但缺点是飞得慢,给对手留出较充裕的反击时间;后者速度快,飞行末段甚至能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攻击,但其掠海高度较大,航路变化少,很容易被发现,因此突防效果都不令人满意。

反观航母编队,业已形成绵密的拦截火网。最外层,以舰载机消灭携带反舰导弹的敌方机舰,一旦打掉了这些发射平台,反舰导弹也自然没有威胁了。在中层,有预警机、舰载雷达、中远程舰空导弹防范已发射的反舰导弹,像美国新式标准SM-6舰空导弹能在270公里外拦截反舰导弹,理论上,航母周围环绕三四艘携带该导弹的宙斯盾驱逐舰,就能在中层对抗5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的攻击。而在内层,航母及其护卫舰艇尚有近程舰空导弹、小口径速射炮和电子战系统进行“最后抵抗”,确保终极截杀。

可见,航母编队的多层防空体系,可破掉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即便对手有底气同时发射数以百计的反舰导弹,可攻击组织与协调却极为困难。换言之,打航母,寻找新出路是必然选择。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与基本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反舰导弹相比,弹道导弹大部分航迹却在大气层边缘乃至外面,空气阻力小,所以一飞就是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正是凭着极快的速度,弹道导弹拥有出色的突防能力,难怪连超级大国都公认它是“最难防御的打击武器”。但老式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是固定的抛物线,只能去打击固定目标,而水面舰艇却是移动的,要想打中,弹道导弹也得像传统反舰导弹那样进行末段机动。随着技术进步,弹道导弹已能解决末段机动问题,这正是反舰弹道导弹诞生的技术基础。

今年初,俄罗斯公开由米格-31截击机从空中发射的“匕首”反舰弹道导弹,其外形与“伊斯坎德尔-M”陆基弹道导弹相似,显然是以后者为基础发展的,最大速度可达7马赫,射程在600公里以上。夏天,伊朗也公布了其研制的“法塔赫·莫宾”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可能不到300公里。而在今年中国航展期间,航天科工展出了首款外贸型反舰弹道导弹——CM-401,据现场展板介绍,其最大速度可达6马赫,全程飞行速度不低于4马赫,是现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两倍,而且末段还具有俯冲天顶攻击能力,突防能力很强。与此同时,航天科技也展示了自己的M20B反舰弹道导弹,虽然没有任何性能介绍,但从之前M20弹道导弹的性能推测,反舰型M20B与CM-401性能应在伯仲之间。

就算射程近也有效

反舰弹道导弹的优势是急剧压缩水面舰艇的反应时间,若在濒海地区交战,甚至可能导致对手来不及反应。对水面舰艇来说,现役舰空导弹基本针对飞机和反舰导弹设计的,自身最大飞行速度不到4马赫,射高不到3万米,对反舰弹道导弹缺乏压制力。至于高射速的近防速射炮,同样无法对付速度快且近乎垂直俯冲攻击的反舰弹道导弹。

值得注意的是,反舰弹道导弹的超高速度会连带产生巨大动能,这意味着即便战斗部较小,也能靠动能助力重创水面舰艇。理论上,新问世的反舰弹道导弹都是用来打击大中型水面舰,对航母的打击力也很强,且不说它们常用的穿甲战斗部打击航母要害部位,就算携带集束战斗部在航母头顶爆炸,大量子弹药高速飞散,会对航母舰岛、甲板构成破坏,足以让其瘫痪。

也有人担忧,鉴于多数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远小于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你再快,够不着航母也白搭”。其实,作战不是简单的数据对比,要综合考虑作战海域、伪装机动、指挥控制等诸多因素。像波斯湾、黑海、波罗的海一类的狭窄海域,车载发射的近程反舰弹道导弹就能迫使敌方航母编队不敢进入其射程范围内,虽然航母舰载机仍能攻击陆上目标,但发起攻击的距离会更远,自身要携带更多燃油或频繁进行空中加油,才能打击对方纵深,而且组织的攻击波次也会更多,这将极大增加航母编队的作战成本和组织难度。如果将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进一步延伸,将会迫使航母编队更加远离己方濒海地区。

不仅如此,反舰弹道导弹还将改变传统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作战样式,少量齐射就能对航母编队构成强大威胁。如果反舰弹道导弹再与传统反舰导弹进行协同作战,将会让航母编队拦截难度呈几何级增加,这种效益非常诱人。(石宏、张韶华)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