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人员查阅相关资料(9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残酷过往永远铭记
1925年,37个国家代表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日内瓦议定书》),日本是签署国。然而,日本侵略者却在战争中践踏了当初的诺言。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研究并大量使用细菌武器,不仅造成了大量居民的伤亡,给受害者留下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还破坏了自然环境。”刘龙说。据介绍,当时第100部队投放的一些细菌武器不仅造成大量人员、动物感染并致死,还污染了河流、草原和森林。战败前夕,仓皇逃窜的日本侵略者还不忘把实验场里的一些感染病菌的动物放出去祸害无辜百姓。
遗憾的是,残暴的侵略者并未得到应有的惩罚。“1945年,第100部队是940人左右规模的部队,但之后真正接受审判的人少之又少。”伪满皇宫博物院科研中心研究人员彭超说。彭超研究发现,第100部队大部分人都在战后回到日本,其中除了部分人主动揭发第100部队曾进行人体实验等罪行外,大部分人选择隐瞒这段历史。有些人在回国后甚至成了日本兽医学界的知名人物。第100部队的长官高岛一雄、并河才三、若松有次郎等人在回国后,也没有受到审判,反而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庆幸的是,顽强的抗日武装力量和广大群众没有被细菌武器击倒。“这样的奋斗精神和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恶魔不可缺少的力量。”刘龙说,在恐怖的细菌战面前,顽强的中国军民没有屈服,而是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用巨大的付出和无私无畏的牺牲,赢得了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