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能打胜仗的“陆战铁拳”

发布时间:2018-08-21 09:57: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那可    责任编辑:谢露莹

黑龙江日报8月14日讯 4年来,转战18省市,行程10万余公里,走遍半个中国;4年来,共动用武器装备数万余件次、车辆数千余台次,参加各类演训活动数百次……一组组数字犹如一串串脚印,见证了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的转型之路。4年来,他们聚力改革转型,“信息力、打击力、机动力、防护力、保障力”总体作战效能较以往大幅提高,连续3年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被陆军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三伏酷暑,记者走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的练兵场,探寻他们作为陆军转型急先锋的答案。

破茧成蝶集智创新破解转型难题

2014年,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被原总装备部选定为新型合成营装备试点建设单位,开启了打造陆军新型合成步兵营的强军实践。他们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跳出传统步兵视野局限,潜心钻研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从2014年4月被确定为试点对象,到2015年11月通过效能试验,全程不满19个月,而从实际接装开始算只有短短6个月,跟随一营试训的厂家工程师讲:“一营试点了6个月,干了差不多3年的工作量。”

新型突击车列装、新式侦察通信设备入库、人人配发第二武器……看着“豪华”的新装备,官兵们欢欣鼓舞,天天盼着的信息化新装备终于到来,靠“两条腿、一支枪”打仗的步兵营终于“鸟枪换炮”。可当看到数百份说明书、数万个部件,还是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一场转型思辨的头脑风暴在全营迅速掀起,他们邀请专家讲解新装备性能特点,原理构造。他们重新调整训练内容,从武器构造原理到空地联合体系作战,循序渐进,从难从严淬炼打赢硬功。某连瞄准提升火力打击效能,从新旧装备对比中寻求制胜机理,一个个数据测、一组组数据比,梳理总结出新式火炮射击诸元计算、观察所开设等6种新方法,填补了该型火炮“侦、测、打”空白。某连针对新型突击车机动速度快、火力打击猛的优势,坚持把训练场搬到陌生复杂地域,开展节点突袭、机动驰援、快速穿插、反敌机降等多个课目实战实训。某连从零起步,从基础理论学起,寻找相近装备、专业共同点,组建攻关小组、试编大纲、撰写教案。官兵们为搞懂一个数据,有时在指挥车上一干就是几个昼夜。为了搞明白一个操作原理,总是不厌其烦地向院校专家、厂家师傅请教……通过连年试训,一营累计储备各类专业骨干近300人,人人熟练掌握手中装备,部分人员达到一专多能水平,在推进装备发展、建设新型力量、装备模式创新、作战效能鉴定4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找准极值最大限度挖掘作战潜能

在该旅副参谋长丛光辉的眼中:“一营的人,似乎从来不知道‘怕’字怎么写。”接装,从工厂到营区上千公里,近百辆突击车放弃安全便利的铁路输送,昼夜连续摩托化行军赶回驻地;组织新式车载火炮实弹射击,他们选择在雨天、雪地、风沙、极寒等恶劣天候条件下进行训练;试验突击车牵引力,他们果断提出增加拖车挂钩,牵引两辆载重挂车;组织新式突击车山林地机动试验,路线选择的是传统步兵营车辆无法通过的坦克训练道;新式火炮列装7天就组织实弹射击……

“其实,在极限条件下搞训练,我们比谁都怕。”营长宋恒哲说,“一营战斗力强与装备先进有关,但装备好不等于战斗力强,全营装备基本上都是全新的,大多数是未定型的,需要我们在训练中不断地试验。高强度使用甚至破坏性使用,才能找准新装备在作战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装备试验中,他们不畏严寒酷暑、风霜雨雪,连续3个月没得到很好休息、2个月没洗过热水澡,有的官兵连续两次推迟婚期。在零下30多摄氏度条件下进行高寒试验,一待就是20多个小时,有的官兵冻伤了7个手指……4年多来,一营官兵转战半个中国,行程10万余公里,平均每人一年穿坏两双作战靴,全面采集、检验装备体系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和缺陷,400余条改进建议被装备生产厂家采纳。

2015年盛夏,八百里瀚海,硝烟弥漫。一营新型单兵防空导弹实弹射击面临重重考验。“能不能打?靶机高度XX米,每次投掷X枚红外诱饵弹……”听到条件,现场的一位专家质疑:“这可是极限,导弹出厂定型试验时条件也没有这么苛刻。”要不要打?“不试,咋知行不行?如果在战场上,我们打还是不打!”该营官兵沉着应战,精确射击、首发命中,新装备的作战性能又一次在一营官兵手中得到检验。4年多来,他们先后接收新装备数十种,均实现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

枕戈待旦聚焦新使命锤炼新战力

2015年11月,某训练场,一场合成营山地进攻实兵实弹演练悄然打响。一声令下,担负旅右翼攻击任务的一营新型突击车趁“敌”立足未稳,快速曲线行驶、直插“敌”防御纵深。“东南方向,发现敌武装直升机1架!”“启动雷达搜索!”很快,敌机显露踪迹。丛林里的防空导弹射手屏气凝神,跟踪、锁定、击发……只见1枚导弹拖着火舌迅速命中“敌机”。步兵冲锋前,前方抵近侦察分队已通过多种侦察手段,将获取的情报信息源源不断传来,虽有丛林怪石,但显示屏上“敌”火力点分布一览无遗,营长宋恒哲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后,令某新型速射车载炮锁定目标,顷刻间,“敌”阵地上下起了“弹雨”。硝烟弥漫,工兵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前出开辟通路,主攻分队兵分多路发起攻击,一举撕开“敌”前沿突破口,直至歼敌获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营快速机动能力来自于聚焦实战的真抓实备、枕戈待旦,该营连续13个月保持战备状态,机动全部乘坐突击车,步兵日行千里在这个营已成为现实。去年以来,接受上级应急抽点、拉动70余次,次次零失误。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