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执著|军事科学院某药物研究所无私奉献

发布时间:2018-05-22 15:39:56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谢露莹 邵龙飞 刘征云    责任编辑:金玉泽

建所初期,老一辈科研工作者集智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军事医学研究院供图)

中国网军事5月22日讯(记者 谢露莹 通讯员 邵龙飞 刘征云) 那一刻,脚下是灰白色的爆炸废墟,两旁扭曲变形的金属集装箱堆叠在一起,耳畔不时传来爆炸声……这是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王永安的一次“最美逆行”——带头进入爆炸核心区。

身着厚重防护服、顶着高温连续作业,王永安几近虚脱。经过细致勘察,他率先提出的“非防勿入、非训勿入,跨区处置、分级防护”,成为指导救援的行动准则。面对个别媒体的误判误报,向来低调的他主动发声,澄清事实真相。

像王永安这样危急时刻的壮举在该所屡见不鲜。

有一年,该所担负某应急药品生产任务。因生产过程危险,厂家在开工前夕突然变卦,撤出所有工人。紧迫局面下,派驻药厂的焦克芳、谢云德毅然承担起全部生产任务。

徒手把一桶桶原料投入反应釜中,24小时轮流值班……40多天后,累到尿血的他们按时把合格的药品交付部队。

危难面前保持一颗无畏的心,事业面前保持一颗滚烫的心。

“每项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所长苏瑞斌深有感触地说。

研究所成立初期,为了尽快研制出可靠的防护药品,科研人员甘当现代神农氏,不惜以身试药。据统计,参加试服试注试用的志愿者累计达3000多人次,最高服用剂量为临床应用的8倍,最终研发了一批全新结构的特效防护药物。

现在,科研条件改善了,大家再也不用“以身试毒”。但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却传承下来,被一批批科研人员躬身践行。为了节省时间更高效地工作,许多人养成了半天不喝水、走路小跑的习惯;有的人由于长期高负荷工作,再加上药物试剂的侵害,皮肤过敏,却没有一天停止工作;有的胃液反流无法坐下来,就用废旧纸箱垫高办公桌,每天站着工作十几个小时……

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刘征云 摄

名利面前保持一颗淡定的心。院士李松,是出了名的“三不”——不爱权、不爱名、不爱财。

那年,地方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想和李松共同申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让人想不到的是,李松选择参加部队系统的申报。最终,这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还是这个李松,曾先后两次主动要求辞去所长职务。理由就一个:一门心思搞科研。

众所周知,药物研发生产在市场上利润极其丰厚,仅专利费用就非常可观。然而当一种新型抗生素上市时,这个所的专家却极力呼吁企业不要为经济利益大量生产,以免失去对抗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军事医学研究院院史馆,一幅《拒评院士》的油画被放在醒目位置。

主人公宋鸿锵,卓越的药物学家、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之一。鉴于他的学术水平和突出贡献,组织决定为其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孰料他坚辞不受。原因很简单——申报院士,一定程度上会公开他的科研成果。

2005年,这位可敬的老人因病离世,至今,他的功绩仍然尘封。

院士张学敏告诉记者,他们从事的医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学、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团队攻关、集体作业是显著特征。科研人员有的从事病理学、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等基础性工作,有的从事特殊制剂储存保管、实验动物饲养等保障性工作,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很多辛勤汗水,报送成果时署不上名,立功受奖时排不上号,还有的成果因保密需要不能公开,相关论文不能发表,个人成就永远无法为世人知晓。但他们甘愿把智慧、心血和汗水奉献给伟大的事业,一生无怨无悔。

基于高内涵分析系统研究关于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刘征云 摄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被他们身上释放的那种精神所感动。

结束采访离开这个研究所,回望墙上醒目的所训: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忠诚事业、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诚实守信、诚恳待人的处事原则,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人生态度,严谨细致、求真求新的科研作风,积极协作、主动配合的团队精神。

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这朴实无华的6条所训,生动诠释着一代代科研人员的精神境界,深度折射出军科人的价值追求。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