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信念|军事科学院某药物研究所为战而研

发布时间:2018-05-22 15:40:15    来源:中国网    作者:谢露莹 邵龙飞 刘征云    责任编辑:金玉泽

李锦研究员主持召开课题进展推进会。刘征云 摄

中国网军事5月22日讯(记者 谢露莹 通讯员 邵龙飞 刘征云)军事科学院某药物研究所面临我军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医学防护困境,奉命于危难之际,始终聚焦战场防护需要,呈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的军事医学科研成果。

1958年,某药物研究所前身在京正式组建。汤腾汉、黄衡禄、周金黄、张其楷、宋鸿锵、周廷冲、黄鸣龙等老一辈科学家听令而行,从四面八方齐聚这个无声战场,吹响了向新领域进军的号角,发起了向医学防护阵地的一次次冲锋。

“战场防护,部队怎么识别、怎么检测、怎么治疗?特别是对吃的、喝的,要尽快拿出一套军用标准。”上级的要求严肃而迫切。

然而,摆在巧妇面前的是无米之炊。

翻开研究所历史,有这样一段描写:建所之初,连台像样的仪器都没有,有的只是几个手提秤、几个破闹钟、几个瓶瓶罐罐。

一无经验可循,二无设备可用,怎么办?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冲锋的战士没有攻不下的山头。面对外国严密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从公开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缺乏实验器材,就自己画图,晚上师徒一起加班,做出特种通风橱、液体自动分流装置、熔沸点测定器等一个个实验器械。

白天加油干,晚上加班干,哪里有困难就集中精兵强将在哪里攻关。

困难面前有他们,他们面前无困难。凭着这份坚定和执着,仅用一年光景,这些科研人员就在防护重点领域拿出初步防治措施,实现我军医学防护零的突破。

建所初期,科研人员开展从中草药中分离提取有效成分研究(军事医学研究院提供)

首战告捷,但他们没有满心欢喜地庆功祝贺。因为当他们打开这扇科学之门时,更加清晰地看到,要保证部队官兵在战场上实现全面有效防护,必须从点到面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实战需要的医学防护体系,任务更加艰巨。而他们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继续在这条充满荆棘之路上跋涉攀登的重担。

战场需要就是科研任务,新的攻关大幕随即拉开。这是从侦、检、诊、防、治结合来研究的大课题。所党委组织科研人员层层立下军令状,筛选、药效、安全性评价等各研究方向同时发起冲锋。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该所领导鼓励大家“吵架”,进行智慧碰撞。中西医学相结合、机理研究和药物研究相结合、平时与战时需要相结合……一条条真知灼见凝练出科研攻关方向。

敢拼才会赢。组织药效评价离不开动物实验,由于科研条件有限,这群戴着眼镜、手拿试管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到外地养狗、训狗。一开始不是被狗咬,就是被狗追得到处跑,即便被狗咬伤了训练也不能停下来。冬去春来,科学家成了“饲养能手”“驯犬专家”。

实施有效防护和治疗,关键在药物。为寻找药源,他们上高山、下海岛,甚至深入无人区,在较短时间内搜集各种药方和中草药5000余种,使防护药物有了广泛的筛选基础。

所长苏瑞斌告诉记者,研制特效药物时,筛选化合物是关键一环,流程复杂,耗时费力。有一种叫“六六六”粉的药物,据说试验666次才成功,一时成为科学美谈。然而在这里,为找到一个靶标化合物,有的筛选次数竟然过万。在研究某种防护药方时,他们就筛选出代表性的靶标化合物达100余种。

那年,一种新型战场急救药方研制出来。如何便于部队使用,是服用还是注射?是自救还是互救?

为打通实验室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一种快速急救针终于面世,不仅使用快速简便,还能满足自救、互救两种需求。

开展微生物发酵实验。熊垒 摄

历史将记住这一辉煌时刻:那年,以该所40多项尖端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项目获得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医学防护盾牌。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一代代科研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矢志创新,也传承着先辈“姓军为战、强国为民”的精神追求。近年来,研究所瞄准军队卫勤建设需求,科学确定“十三五”整体发展框架和特需药物研究等重点研究方向,不断加快科研成果与实战应用的有效对接:

——制订颁布系统配套的洗消、诊断、救治国家军用标准体系,研发配备系列现场救援装备,逐步实现成果装备化、集成化、信息化,为打造新型国家医学安全防护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李松、谢剑炜共同领衔的团队研究项目攻克“防、检、治”环节关键科学难题,形成全新防护能力,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准星始终聚焦战场。前不久,一批新型防护训练模拟器材配发部队,助力部队实战化训练。设计者高春生随后带领团队深入部队一线,指导装备训练,收集使用意见,研究改进措施。

“服务备战打仗,科研攻关永远在路上!”高春生和他的队友们豪情满怀。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