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新的军事革命?六大关键词解读智能化作战

发布时间:2018-03-01 09:06:43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沈寿林 张国宁    责任编辑:谢露莹

智能化作战,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前沿科技在作战指挥、装备、战术等领域渗透、拓展的必然发展方向。对于智能化作战,可以从“制智为要、泛在云联、多域一体、脑机融合、智能自主、无人争锋”等核心概念来理解和把握。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文章——

  认识智能化作战

■沈寿林 张国宁

制智为要——智能化作战的目标重心

智能化作战必然注重制智权争夺,敌对双方围绕认知过程的感知、理解、推理等实施对抗,基于认知对抗的速度和质量,夺取认知主动,破坏或干扰敌方认知。

制智权成为智能化作战新的制权需求。人类最早的作战空间主要在陆地,“陆权论”是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战略思想。随着人类作战活动空间向海洋、空中、太空、电磁领域拓展,“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制电磁权”相继成为作战争夺重点。而在智能化作战中,“制脑权”或者“制智权”将成为新的制权争夺点。“制智权”是指在人的智力空间的争夺和对抗,虽不是实际的物理空间,却涉及其他各个空间,对其他空间制权可产生乘积效应。一旦“制智权”丧失,其他空间的制权也就失去意义。

“制智权”的核心是对认知速度、质量优势的争夺。认知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推理三个不断复现的阶段。“制智权”争夺,首先在感知阶段展开,从最传统的隐蔽伪装、电磁静默到电子对抗,再到黑客接管以及量子通信等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都是军事感知对抗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对手无法进行感知或者感知到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确保己方准确、快速地感知对手和战场。在认知的理解和推理阶段,“制智权”的争夺则主要是在智能化手段辅助下通过战术、谋略运用,让己方能够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案、计划,使对手无法或难以准确判断、理解我方行动意图。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脑机能干扰和影响人员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心理情绪等,扰乱、破坏对手的认知,还可以通过攻击、破坏辅助决策和自主武器装备信息数据处理硬件,达到占据认知速度、获取质量优势的目的。

泛在云联——智能化作战的基础设施

分布在战场上的人员、装备、物资等各种作战、指挥、保障实体,通过全时空覆盖的物联终端、移动物联网等信息物理系统,按需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战场数据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处理,为智能化作战提供服务。

泛在云联为智能化作战生产所需的大数据。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而大数据的基础则在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战同样依赖作战大数据:敌情侦察、战场管理是获取数据,情报分析、情况判断是分析数据,决策制定和命令计划是利用和产生数据,作战行动由数据驱动同时也生成数据。泛在物联网是智能化作战战场大数据生产、传输、汇集的载体。战场上的每个实体,都是物联网的终端,分配一个独有的“电子身份”,通过声、光、电等各种传感器输出自身的数据。同时,实体探测到的目标环境信息数据,通过网络汇聚、传送到节点和云端。全时、自动采集、汇聚的数据,共同形成作战大数据,为智能化作战提供算法训练、模式挖掘和优化分析的“矿藏”。

泛在云联为智能化作战提供强大计算能力和算法支持。计算能力和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大数据需要高性能计算、高效率算法进行处理,从而产生有价值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配置在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计算、算法作战资源云,通过信息物理系统与泛在物联网联在一起,既可汇集作战大数据进行算法训练,也可为不同层级的作战和指挥提供所需的计算能力和算法模型支持,进行多元情报智能判读与信息融合,评估战场态势、优化作战方案、定下作战决心、制定作战命令计划,帮助战斗员或无人装备更加快速、准确地打击目标。

多域一体——智能化作战的战场空间

智能化作战,不仅仅在陆地、海上、空中、太空等传统战场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而是遍及上述物理实体空间和认知、社会、赛博等无形空间,通过多域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的行动,聚焦作战目的的达成。

多域一体反映了联合作战特点。未来战争中,各军兵种智能化作战相互间的任务界限区分不再泾渭分明,泛在云联的基础网络与联合作战网络密切交融,按需与相关军兵种信息共享、数据直通;作战在联合指挥下,围绕统一的作战目的组织实施;不同空间域的作战行动相互配合、互为支撑,作战效果叠加、补充,形成统一的态势优势、全局战果。

多域一体提出了跨域作战能力要求。多域一体,意味着部队将面临来自陆、海、空、网络、认知、社会等多域空间的威胁,对智能化作战的侦察、指挥、打击等要素都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能够利用智能化手段和方法及时、准确、高效处理多域数据、信息,应对来自多域空间的威胁,具备跨域打击和防卫能力。

1  2  >  


分享到: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军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