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制图人:李子杰

中国网军事12月13日讯 转眼又是一年。12月13日,在如常响起的警报声中,我们迎来了第四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也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80周年祭日。今天,一场庄严的国家公祭仪式,通过多个传播平台,向全中国、全世界进行直播。以国家之名,举行盛大的国家公祭仪式,以这种庄严的方式缅怀遇难同胞,告慰屈死亡灵。以这种方式,提醒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们,勿忘惨痛历史,凝聚奋进伟力。此时的南京,苍山如海悲随风,残霞似血泣冤魂。

不忍直视的痛史,每次触摸,都是一次折磨。南京大屠杀这一反人类的恶行,带给中国人的是无尽的屈辱和深深的创痛。每次抚摸,结痂的创口都会流血;每次回望,再冷静的人都会心潮难平。

不必再重述那些不忍触摸的细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隔12秒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几乎同时,一个遇难者遗像的灯会亮起来,然后再熄灭。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6周时间,30多万同胞遇害,以秒来计算,12秒钟一个生命被剥夺。以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提醒人们,勿忘国殇痛史。

当然,还有哭墙。那些在人类最悲痛的记忆中死去的人,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被记住,更应该作为一个“有自己名字、有自己面孔、有自己尊严”的人,而被牢牢记住。对那些遇难者而言,如果在天有灵,死亡已经不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每次触摸这样的痛史,都会有精神上的颤栗和折磨。80年了,岁月可以抚平伤疤,可国殇深入骨髓,怎么能够忘怀?历史可以蒙尘,但真相永远在那。这些年,无数正义之士和深爱和平的人们,为了打捞这段历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之所以将这段历史呈现出来,就是提醒善良的人们,罪恶并未走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年复一年的国家公祭向世人昭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以此仪式传播,来唤醒民族的共同记忆,则是凝聚实现民族复兴伟力的精神纽带。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告诉我们: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日本竟有舆论至今拒不承认。就在不久前,日本日本冲绳县石垣市市长中山义隆,还在策动将“尖阁诸岛”(中国钓鱼岛)名称改为“石垣市尖阁”,以显示日本的“强硬决心”。虽然没能得逞,但日本总有一些政治力量想在领土问题上通过采取一些小动作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历史和现实一再提醒我们,战争从来就不以善良的意志为转移,和平也绝不是可以祈求的上天的恩赐,更不是善良之花必然结成的果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下,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公祭,就带有了更为宏阔和深邃的意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建筑色调都是灰色、黑色,突出的是战争、悲伤、哀悼,而三期的胜利广场是绿色的、胜利之墙是红色的,色彩丰富了许多,这些元素突出了“圆满”、“胜利”、“浴火重生”的主题。围绕着胜利广场一圈的是铁红色的“胜利之墙”,上面镌刻着为抗战胜利做出伟大贡献的英烈之名。而在“胜利之墙”最前面“7”字形的标志物上,是火炬台,上面设置火炬。这种设计,赋予纪念一种昂扬的基调。

以国家之名,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公祭,就是点燃一支烛照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火炬。

这支火炬,让我们能够时时回望历史。从历史的苦难中汲取教训和力量。忘战必危,绝不能让屈辱的历史重演。

这支火炬,让我们能够清醒审视当下。在标注和唤醒民族共同记忆的同时,进一步凝聚共识,蕴育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这支火炬,让我们能够乐观展望未来。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强军梦,这支火炬,就是烛照中国人砥砺前行,走好民族复兴之路的烛照之光。

历史是面镜子,也是一本教练书。对历史知之不深,一个民族也必将行之不远。但一味地沉湎于苦难之中,也很难锻造一段属于未来的辉煌。国家公祭,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审视,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在这样的庄严的仪式中,我们凝聚共识,为民族腾飞的关键一跃积蓄力量!

站在新时代的交往点上,国家公祭,为我们点燃了一支砥砺奋进的火炬,那就让我们高擎着这支意味深远的火炬,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