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站加强和拓展党支部建设纪实之二

位于鄂西巴山深处的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站。


中国网9月15日讯 都说基层党支部是坚强的战斗堡垒,这种战斗性到底从哪来?面对新的形势应该怎么建?

9月初,记者走进位于鄂西巴山深处的中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站,解读这个党支部的“战斗密码”。

刚到站就赶上一场战斗演练。警报响起,战斗打响!只见,雷达在云雾间飞旋,操纵、报务、油机等各专业人员冲向战位,迅速进入一等战斗值班状态。

方舱内气氛凝重,信息流交织暗涌。屏显稳定跟踪,目标向雷达网某区域方向突围,其超低空突防蓄意明显,近了,更近了。突然,“敌机”释放强电子干扰,信号源淹没在杂波中。“目标将从XX点方向进入,请密切跟踪监视。”“迅速判明干扰种类,采取反干扰措施!”一道道指令发出,“敌机”回波重现,被牢牢锁定。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作为祖国的千里眼,官兵们要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捕捉荧光屏上的每一个“目标”,为上级提供最准确、最及时的情报。

身在一站,就与战斗为伴。46年的站史,也是一部“战斗史”。盘山公路还未修通前,这里每年冬天大雪封山,最低温度达-10℃。由于海拔高,湿气重,连队不少官兵患有关节炎、湿疹等慢性病。

一次,该站担负重大雷达情报保障任务,一号班要24小时值班,一日三餐都得靠战士们送上山,晚上天气又冷又潮,虽然穿上了厚厚的棉大衣,生起了火炉,但大伙还是冻得直打哆嗦。油机班长卢运全对油机不放心,索性把床搬进了油机库房,在里面一住就是10多天,导致本来已患有风湿的右腿积了水,在镇上的医院躺了10天才有所好转。从那以后,卢运全的右腿每天要贴两片膏药。

“生命可以透支,履行使命决不欠账!”在奉献与索取、坚守与退缩之间,高山雷达兵选择了奉献和坚守。

“编制是首站,战斗力更是排头兵”“支部带头谋打赢,党员带头练本领”“不惧雷霆不惧风,火眼金睛审长空”……出了方舱,记者沿阵地道路拾阶而上,一道道火热的战斗标语映入视线,它们记录着一站党支部带领官兵常年厚积、随时薄发的实战化练兵足印,更见证了一站军事训练水平到达第一后再次出发的不断攀高之路。

然而,一站也曾经历过战斗力建设的低谷。

2010年,旅里在军事考核中加入了实战背景,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改变,让习惯了以往考核模式的他们,在这次考核中垫了底,党支部被要求在旅年底军事训练总结会上作了检讨。这次的经历,对官兵触动很大。当时,连队每个人都在反思,问自己:“如果战斗现在打响,我准备好了吗?”围绕这个问题,全站官兵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每个人都发了言。为了铭记这次垫底,他们还将这个问题立在了通往雷达阵地的台阶旁,让官兵的每一次冲锋,都带着职责之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