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龙陵会战》封面

《1944:龙陵会战》后记

■余戈

松山、腾冲和龙陵,是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对日军实施战略反攻作战的核心战场。以滇西战场的胜利为先声,中国对日本八年抗战也拉开了胜利的序幕。这段用血与火凝成的光辉历史,曾经不为公众所熟悉。我自2004年开始接触这一题材,历时12载,先后推出了“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2009年)《1944:腾冲之围》(2014年)《1944:龙陵会战》(2016年),为读者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一份“导游手册”。

我所写的是“微观战史”——这是对历史观和方法论合而为一的一个概括表述。形象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历史,尽可能提供“像素”最高的历史。在这一努力下,历史有可能变得“接近于无限透明”,显出细腻丰富的肌理,这就挤压掉了“演义”和“戏说”的空间,也让很多高蹈虚浮的历史成见变得似是而非。

一般认为,我们中国人是有战略天赋的,孙子兵法自不必说,单说抗战中就有《论持久战》(毛泽东)、“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白崇禧)、“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蒋百里)这些高人高论;事实证明这些战略判断或预言也都应验了。

也有人反驳说,抗战能胜利不是我们有多厉害,而是站对了边。但这不正证明了我们厉害吗?提前四年多就“押宝”,最终给押中了,这还不厉害?

总之,有战略思维、战略上强这一点,争议不大。

但说起抗战,为啥总觉得有口气憋在心里出不来呢?为啥会有“惨胜”这个说法呢?因为战术太差。或者说,战场上的“小比分”太差。扒拉手指头,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基本为输局或平局,只是消耗了对方多少资源的差异;滇西、缅北战场是全胜,代价又实在太高。总之,吃亏吃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丢分都丢在战术层面。

这里不准备重复综合国力比较这个套话了,总拿“器不如人”来说事儿,最后就成了一个万能的借口,找不到真正的病根儿在哪里。其实器比人强、或者大体持平的时候也不少,比如“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军,淞沪会战时期的“德械师”,特别是反攻阶段得到美式装备的远征军/驻印军,但还不是觉得憋气吗?

吃亏吃在战术层面,这个大结论应该是成立的。

为啥这方面就不行呢?原因可以列出N多,但有一点最关键:作风差。作风即态度,核心一点是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能说出这一句话的就是伟人。“认真”几乎可以概括日本之于我们所有的优长,比如本分、负责、严谨、工匠精神……等等;而“不认真”也可以概括我们之于日本所有的短处,比如漫不经心、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等等。

补上“认真”这个短板,加上天赋中的战略头脑这个特长,与日本继续比赛下去,我们是不是会赢?我觉得一定会。

这个检讨和结论,在当年远征军参战部队的几十份战报中,都早就做过了,结论高度一致,一点儿也不新鲜。我只是从故纸堆里重又翻腾出来了而已。

——问题也就在这里,特别善于总结找到问题症结,但之后很快付之高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而所谓进步,就是跟这个“本性”较劲并克服之,因艰难、反复而迟缓、漫长。

也许“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真正要对付的敌人其实是自己;若战胜了自己,最终将无敌于天下。

战争,从近处来看,好像是将军们智慧和性格的博弈,或是官兵们勇气和血性的较量;稍微后退一步而观,就发现是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比拼和消耗。在写作本书的几百天里,我仿佛置身于龙陵上空俯瞰,看到每天敌我双方的兵员和物资,经由同一条传送带——滇缅公路,输送到这个小城来“火化”。在燃起的滚滚浓烟中,敌我双方都咬牙切齿地彼此凝视着,看谁能耗到最后。

在这些麇集而蠕动着的人群中,只有寥寥数位意识到自己正在书写着一段历史,比如辻政信这样的战事“操盘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们,均毫无自我意识地为命运(命令)所摆布,在这一秒或下一秒进入并熔化于火炉之中。所有有姓有名的鲜活生命,都按火化的时间段攒在一起,被计为一个概略的阵亡数字……

终于,有一方因消耗不起要后退了,后退之前往往会如回光返照般进击一次,付出最后一拨儿血肉之躯,显示其集团意志并非退却,而是已达成意愿后的自主“转进”。此时,往往夜幕和大雨同时降临,遮掩掉了得意者和失意者的神色,让胜利者不明就里,让失败方减轻心理负担。次日,龙陵的烈日依旧照耀山川,整个坝区静谧安详,仿佛一切不曾发生。你这才发现,所谓历史的遗忘,原本不需要等到很多年以后。

为什么这片土地如此肥沃?因为滋养它的都是有机肥料!

这正是让我惊心、动容而难以自已的景象。自2004年第一次走近松山,最让我难以忍受的就是:如此重大的战事,竟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读本;曾经覆盖了整座大山的血肉和白骨,竟被遗忘得好像从未发生过。

但是,我同时意识到,我不能仅仅矫情地感叹一番就撒手而去。中国的事情,必须是谁遇到了就亲自动手做起来,并尽力做到最好,这才有可能影响到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做,才能走出“人人抱怨,却依然如故”的古老困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