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试射8倍音速飞行器 专家:中国要有反制技术

发布时间: 2017-07-18 08:56:07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 张亦驰 刘扬    责任编辑: 刘峻凌

距离高超音速武器化还有多远

尽管外媒在报道这条消息时,称其为“高超音速导弹”,但中国专家表示,HiFIRE4本身不是一枚导弹,HiFIRE计划也并不是一个武器或者导弹研制计划,但其获取的数据将有助于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

该专家表示,HiFIRE计划始于2006年,最初投资5400万美元。它并不是一项武器研制计划,而是进行相对较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主要建立高超音速下关于气动、热防护等关键指标的数据库,为进一步实用化高超音速飞行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制提供支持。从其预算来看,也远远不能满足一款实用化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该项目使用的助推器采用的是小猎犬-猎户座探空火箭,这是一种成熟产品,其第一级为小猎犬发动机,第二级为改进的猎户座发动机,可将290公斤的载荷送到190公里的高空。该项目以美澳合作的高超音速飞行试验HyShot II和HyShot III为基础,最初计划开展10次试飞,对多种超燃冲压发动机和高超音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进行测试,其中很多技术由美方机构完成,目前计划已大大延迟。

一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军事专家表示,高超音速技术是一种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级技术,也是航空航天科技的下一个制高点。但该专家并不认同简单地把高超音速武器称为战略武器。是不是战略武器,要看其打击威力和投掷的距离,核武器威力那么大,还分为战术核武器和战略核武器,高超音速武器自然也有战略与战术之分。例如,一个以5马赫速度飞行、射程数百公里、采用几百公斤重常规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就是一种战役战术武器。

专家指出,高超音速武器虽然有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的特点,但这并不是它最难对付的地方,目前的弹道导弹速度也很快,高度也很高,但照样能被拦截。高超音速武器相对于弹道导弹难以被拦截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飞行路线的高度不可预测性,其弹头可做较大过载机动。另外,它的飞行弹道更低,为对手实施早期预警制造了很大麻烦。为此,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既要研究高超音速技术,争夺未来空天技术高点,也要对相关反制技术投入足够的资金与精力。(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环球时报记者 刘扬)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环球时报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