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雪豹突击队训练生不如死 反恐精英无所不能

发布时间: 2017-07-18 07:56:55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席志刚    责任编辑: 刘峻凌

  擅长快速机动

雪豹突击队首次公开亮相是在国外。

其命名后的第一项任务,是赴莫斯科参加中俄“合作—2007”联合反恐演习。30名雪豹突击队队员及参演装备,通过空中输送到达演习地点,航程近万公里。

联合导演部在实兵演练设置的科目是,中俄联合行动,伏击“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大客车,消灭“恐怖分子”,解救“人质”。

刚刚调任雪豹突击队勤务中队中队长的陈玉浩,当时是设伏队员之一。他清晰地记得,战斗打响后,两名雪豹特战队员从尾随的卡车上,飞身跳上被劫持车的车顶,破窗投掷了爆震弹。设伏队员突入车内,展开攻击。一阵激烈的枪战后,雪豹队员在俄方的配合下,击毙了6名“恐怖分子”,生擒4名,将4名“人质”安全解救。

在这次行动中,突击队员分工明确,各自负责自己的区域,时间的把握也很精准。“稍有迟疑,都会使战友和人质陷入险境。”破窗突入时,陈玉浩的腿被玻璃划伤,他浑然不觉,直至战斗结束才发现。

这次演习,雪豹队员施展了高空侦察和突入攻击的硬功夫。俄内务部内卫部队总司令尼古拉·罗戈日金大将说,中国部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此时,这支反恐部队刚组建5年。它刷新了中国特种作战部队在国际上“一根绳一把刀”的印象。后者是中国战争年代的特务连、侦察排的形象。

雪豹突击队“破窗突入”的战术,引起了俄方队员的极大兴趣,纷纷向中方队员讨教。雪豹队员对俄方的硬朗作战风格及战术水平也印象深刻。在突袭中,俄方队员总是边射击边瞄准,确保先敌开火。

通过此次行动,雪豹突击队演练了“联合封控、立体突破、机动歼敌、多路围剿”,系统检验了中国反恐特战队员在长距离机动条件下,面对陌生环境的快速侦查、高效协同、有力打击的作战能力,也测试了小组集成、车辆保障、技术实施的反恐装备水平。

此后,雪豹突击队紧盯反恐最新动态,参加各种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和美国海豹突击队、德国第九边防大队、奥地利响尾蛇等32个国家的老牌反恐劲旅同台竞技,与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的部队进行了联演联训。

在国际赛事中,雪豹突击队在2013和2014年获得约旦“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竞赛总冠军;2016年夺得“锋刃”国际狙击手射击大赛总冠军;2017年获得匈牙利第十五届军队组、警察组狙击手大赛双项团体亚军。

“赛场、训练场再怎么模拟仿真,都不是真正的战场。”雪豹突击队副大队长程迅说,欧美的反恐特战部队经过实战检验,雪豹突击队要通过这些比赛,学习他们反恐作战的理念、模式、战法,提升自己。

目前,在借鉴外军经验的基础上,雪豹突击队已完成作战单元要素编成改革,成立研发中心革新装备器材,普及快速射击训练,并开展心理攻防和战场自救互救培训等。

在部队建设方面,雪豹突击队提出了特战特谋、特战特建、特战特训、特战特管、特战特用的“五特”建队理念,以及打仗能胜、比武能赢、安全能保的“三能”要求。

“雪豹突击队最擅长快速机动,打急、难、险之仗。”程迅说,雪豹出击,意味着中国出动最精锐的反恐力量来解决问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火力打击,另一种是震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