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柯双。
中国网新闻7月17日讯(记者谢露莹 通讯员魏军 杨凯典)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机长孟东升把油门推向大车,右飞行员柯双的后背猛然一紧,战鹰像离弦之箭一样直插天际。
柯双看到大地在瞬移,云彩在逼近,转眼间脚下已是一片锦绣河山。28岁的轰炸机飞行员柯双抚摸着那熟悉的驾驶杆,眼眶微润。对他来说,飞行生涯的“严冬”过去了,欣欣向荣的“早春”向他张开了怀抱。
谁能相信,几年之前柯双还是一名重病患者,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3年7月一天,完成了当天的训练课目,刚从战机上下来的党员柯双显得比以往更疲惫,飞行服已被汗水湿透。当时,正值飞行旺季,练兵热情高涨的他,并没有察觉到异样。
过了几天,柯双开始持续低烧头痛,进而发展到进餐时不断呕吐。在体系医院治疗未见好转后,随即转到空军总医院,经过专家会诊,病情很快确诊——结核性脑膜炎。
看到诊断书上短短的一行字,柯双只觉得天旋地转。
让时间的刻度定格到2010年6月份。那时,风华正茂的柯双以优异成绩从某飞行学院毕业,分配到现在的航空兵团。到部队后,从招飞入校开始就强烈向往飞行的他,更是把一腔热血倾注在部队新机型的改装上。飞行领导看到勤学苦练、进步神速的柯双,无不竖起大拇指说:“小伙子有灵性能吃苦,将来错不了!”
然而,残酷的病魔却不期而遇,给了这只振翅欲飞的雏鹰当头一击。患病后,在治疗的20天里,柯双的病情不断加重,注射的药物量更是成倍增加。结核杆菌将他的脊椎吞噬出圆珠笔杆直径大小的空洞,痛得打吗啡都无法控制。空军总医院紧急召集科室主任集体会诊,调整治疗方案,抑制住了病情恶化。随后,他被转至解放军第309医院。
自由飞翔的雄鹰,彻底被缚住了翅膀。起初,柯双从早到晚,全程只能躺着,十几袋点滴注射剂直接通过留置管打进胸腔。未婚妻段文瑾深知,柯双心中一直念念不忘自己魂牵梦绕的飞行事业,就帮他找来一本“某型飞机驾驶手册”。柯双看一看,摸一摸,眼神就亮了许多。
后来,柯双的病情变化极为微妙,需要3天1次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病情以及注入药物。前来探望的战友,看到10厘米长的针头穿刺入脊椎骨缝中,柯双身体弓成一团不住战栗的样子不禁潸然泪下。他们对主治医师最多的恳求就是:“请无论如何要治好他,让他重返蓝天,这是他的人生寄托!”
1年多后,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反复确认,柯双已脱离病情再度恶化的危险可以出院。终于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部队,部队领导早就知道柯双的心思,等他身体稍好进入地观期,就专门安排骨干对他带教。老飞丁德余听说柯双回来了,专门从家里赶过来,把自己积累的几箱飞行资料送到柯双手上,并给他开小灶传授飞行经验。其他战友也是千方百计地给他提供各种帮助。
然而,遭受结核杆菌严重侵害的脊椎,大大拖延了柯双身体恢复的进程。为了尽快重返蓝天,柯双强忍剧痛戴上大队为他特制的护腰,每天到操场进行恢复性行走。因为身体虚弱,常常练了一会就大汗淋漓、浑身湿透。
有梦人不觉苦。柯双咬紧牙关,坚持锻炼,从最初的1天只能走几圈到后来能跑3公里,再到挑战10公里。这一走,就走了1年半。
苦心人,天不负。2016年7月,医院再度为他组织会诊,专家经过细致检查,一致认为柯双已经彻底痊愈。拿到复飞证明的柯双欣喜若狂,给领导和战友们逐一打电话报喜:“我又可以起飞啦……”
轰炸机飞行技术要求多、留空时间长、机组协同流程细,虽然3年没碰过驾驶杆,但对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柯双来说,这些困难实在微不足道。在团里的帮助下,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份详细的恢复计划:操场上进行体能强化,模拟机里寻找操纵感觉,机场座舱里熟悉环境流程。从理论学习到地面协同,从座舱实习到特情问答,随着难题一一被攻克,柯双距蓝天也越来越近。
2017年3月2日,在他患病3年半后,他终于重返魂牵梦萦的蓝天。
当天,战机升空后,机长把驾驶杆交给柯双让他恢复动作。最初的10分钟,他还不能很好地保持高度和坡度,但是渐渐地,他找回了熟悉的感觉,找到了一次次梦中的那个自己。那一刻,年轻的雏鹰和银翼战机融为一体。
“我躺在病床的时候,不敢奢望日后还能飞行,但我一直念念不忘于斯。感谢组织和战友,还感谢我自己那份坚持!能飞行,是飞行员最大的幸福!”柯双又念起患病时自己写下的一首小诗:
我是逆风飞翔的雏鹰,被那病魔束缚于地。
不屈的目光如同炽热的光束,射穿乌云漫天的穹顶。
我渴望飞翔,渴望战斗,渴望拼杀,可那冰冷的病床将我囚禁。
扇动梦的翅膀,翱翔天际,就让那尖锐的嘶鸣划破夜的空寂!
雏鹰如果害怕挫折,那它永远不能飞翔!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