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面的战士们为何笑得这样甜

发布时间: 2017-07-17 08:16:00    来源: 中国军网    作者: 曹慧民    责任编辑: 刘峻凌

多年之后,时任新5师师长的周志坚回忆说:“我对廖海光政委说,我要到突破口上去,他不同意。我说,不上去,怎么指挥纵深战斗?齐家埠攻坚战,我们必须打胜,打胜了,就会把因营上、小李村攻坚失利造成的士气低落扭转过来。他没再拦阻。我登上突破口时,突击连十三团一连刚刚打进去。这里刚好是原敌人的三七战防炮阵地,我坐在那门战防炮炮座上指挥战斗。这时,圩子里枪声响成一片,炮弹的爆炸忽闪忽闪地照亮了整个齐家埠。”

7月3日,战斗胜利结束。齐家埠之战,我军全歼第八军独立旅第三团,打掉了蒋军插在胶东解放区西侧门户的隐患,我华野主力纵队向胶济路南的鲁中方向胜利挺进。

“齐家埠呀一场战,打得敌人叫苦连天;生擒了团长郝荣梓啊,消灭了敌人一个团;莫骄傲不自满,再接再厉加油地干啦;不久反攻在眼前,看看谁能中状元!”

这首欢快的《齐家埠战斗胜利歌》,为《胜利者的欢笑》提供了绝妙的注脚。其中不仅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战斗豪情,更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坚强意志。

2008年夏,解放军出版社编辑郑鲁南登门前往李恕家中约稿。此时,这位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与解放勋章的战地记者,已年过八旬。谈起这张照片,老人特意从病榻挪到轮椅上,谈起当年的拍摄经过。

1947年夏,在胶东军区宣传部当干事兼任记者的李恕,挎着相机跟随新5师出征,走进硝烟弥漫的齐家埠。战场上,他抢拍下大量珍贵的镜头,其中的另一幅照片,恰好与《胜利者的欢笑》构成呼应——

当我走在齐家埠敌人大碉堡群附近时,看到几个国民党受伤官兵坐在地上,便停下来。这时,正好新5师一个炮兵班匆匆路过,我请他们停住,站到一个受伤军官身后“合影留念”。“合影”当时在胶东画报刊登,名为《胜败分明》。

在我军90年的浩瀚史册中,留下不胜枚举的“胜利的欢笑”。在这张照片上,我们看得到胜利微笑的甘甜,却看不到为换取胜利而流淌的鲜血。绽放在战火中胜利在望的灿烂笑容,是优秀中华儿女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斗争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向着胜利方向奋进的缩影。

1986年11月,老将军周志坚战地重游。黄昏,他执意要去烈士墓看看。

陵园坐落在山坡上,顺着小径走上去,墓地荒草蔓蔓。表明它是烈士陵园的,只是一块大纪念碑和众多的小墓碑。那些捐躯沙场的勇士,死后与他们生前一样朴实无华。

他从一排排烈士墓前走过,借着远方彤云折射的最后一绺光线,仔细辨别着墓碑上的刻字。他想寻找熟悉的名字,但一个也没找到。老将军一时怅然。他们到底长眠在哪里?也许,连三尺坟茔都没有留下,他们早已化作大地的一抔抔黄土。

一位将军说,军人生来为战胜。军人对国家和民族最大的报效,就是夺取胜利!为了胜利一无所求,除了胜利一无所惜。

我终于悟得:胜利,无非是豁出性命,为国家和民族赢取最大的报效;无非是鲜血在大地上浇灌出鲜花;无非是向死而生后浮动在脸颊上的微笑。它是“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豪迈,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即使微笑被泥土覆盖,那里也会生长出大麦、高粱。

我们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我们。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军网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