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6月6日讯 陈肖海是飞行二大队的一名通信长,作为1970年出生,1989年入伍的一名老兵,是大队最老的一名同志。虽然年龄大、军龄长,但是在工作和训练中他却没有摆老资格。干劲对比小年轻一点不减,人人都给他竖大拇指。大队的全体官兵都很尊敬他,参加第二批改装的通信员都是他的学生。他不但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严格,在专业教学上更是严谨细致,年轻的通信士官都成了他的粉丝,通信员们称呼彼此为“海星”。
要说到老陈为什么这么能“吸粉”,那真是老陈用艰苦的工作一点一点干出来的。
12月份的东北处于深冬,天气异常寒冷,放眼机场内外真叫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时的室外温度得有零下二十几度,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像刀剐一样。
按照改装工作安排,全体通信员到机场上课,进行跳伞设备的教学演练,由于飞机本身的限制,老陈只能在座舱外组织大家进行教学活动。跳伞是航空救生装备,关键时刻保命用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精力都很集中,但是严寒的天气,让大家也是不住的打冷战。
为了能给通信员把救生装备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讲解清楚,老陈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环节,讲的十分细致,逐人的答疑解惑,生怕通信员将来带着问题上天飞行,时间一晃就过了2个小时。这时郑伟强看到老陈的脸已经被冻得通红,眉毛上沾着星星点点水汽凝结的冰霜。两条腿因为长时间的站立已经略显不支。这时他突然想到,老陈还有多年的关节炎,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在外面站了这么长时间,心疼的说到:“教员,休息一下吧,您也跟我们站了这么长时间了。”“没事,今天讲的课很重要,大家要专心听讲,别的不用担心,你们也不用想,讲完以后我考你们。”一听到上课结束后就要考试,大家马上又紧张起来。
当3小时的授课结束后,在场的10多个通信员基本已经弄懂了跳伞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每个人都通过了老陈的现场提问。但看到老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忍着关节疼痛,毅然的在寒风中站立了3小时的敬业精神,深深的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从这一天起,大家就都成了老陈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