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5月5日讯(通讯员张海深)他是上世纪80年代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如今却守着城市“钻山沟”,22年如一日“猫”在东部战区空军某军械仓库里与洞库为伍、和弹药为伴,乐在其中,痴迷其中,也成就其中。他笑着说,只要部队需要,他愿“终身许大山”!
他叫胡鹰,东部战区空军某军械仓库业务处高级工程师。今年53岁的他,快人快语,尤其说到他从事的专业时,思维敏捷语速飞快话插不进。当年大学毕业入伍后,他根据专业需要,到原南空某航修厂当了一名普通技术干部,从车间干起。10年后,工作屡有成绩的他已走上副厂长领导岗位。
30岁左右,风华正茂,他干得意气风发。然而,变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1995年,体制编制调整,结构整合,人员精减,他从干得正欢的副厂长岗位退了下来,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位于大山里的军械仓库当了一名工程师。转岗,转型,转身份,一切从“零”开始,他没有一句怨言,重新开始学习。就像山里普普通通的老山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人们察觉不到变化的岁月里,慢慢长得粗壮高大起来。22年的坚守,胡鹰青丝变华发,也逐渐成为仓库一任任领导心中的“镇库之宝”。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即将调整转隶的该仓库,采访了胡鹰,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轻态”。 “不是领导岗位照样也能干事。”谈起22年的“守山”岁月,胡鹰爽朗而淡然:“离开领导岗位,杂事少了,搞研究的时间多了,出的科研成果也就多了。” 近年来,随着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部队实战训练演练强度不断增大,新型制导弹药的全方位综合保障任务越来越繁重。由于精确制导弹药十分“娇贵”,发付运输必须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官兵们在弹药转运过程中,常常是十多人、数十人手抬肩扛上装下卸。人手不够时,仓库常委齐上阵。这种情况,胡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改变这种现状。他带领官兵努力攻关,研制出“移动式某型制导弹药吊装作业设备”,在仓库弹药转运过程中极大解放了人力,保障效益明显提升。
某新型空空导弹检测是胡鹰所在仓库“高大上”的工作之一,科技含量高,目前还没几个单位具备这一能力。然而他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测试用的氮气中杂质含量不仅会影响检测结果,有时还会导致导弹导引头失效,甚至需要返厂大修。精确制导武器十分昂贵,如果因这一环出了问题,不仅是巨大浪费,战时还可能成为罪人。
干工作眼里容不进沙子的他,一边向上级业务部门反映这个很难察觉的“隐患”,一边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想办法解决。从此,科研院所、设备加工车间、弹药生产厂家之间常常出现他的身影。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空空导弹氮气品质在线检测系统”宣告问世。目前,设备已在推广试用,并得到上级业务部门大力支持,进入提交科研鉴定阶段。
几年来,由他主持的“洞库除湿通风机组压缩机运行控制系统改进”、“某型导弹通用运弹车加装雨棚防护装置”等科研项目先后通过上级的成果鉴定,有的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但与获奖相比,胡鹰更看重的,是这些实用成果在工作一线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平凡的技术岗位上,胡鹰硕果累累,因为他的丰富经验和大力协助,仓库全面建设始终走在同类单位的前列。2010年,他带领官兵连续奋战20余天,系统总结仓库建设成就,高质量完成迎检准备工作,当年仓库被原总部评为后方仓库先进单位。去年以来,这位老兵在空军各类杂志期刊发表论文7篇,目前还有数项科研项目正列入他的工作计划。老当益壮,雄风不减。
采访结束,记者和胡鹰一起走在库区的路上,放眼望去,周围已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看着这位老兵,记者祝福他永远保持春天一样的“年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