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拉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CNV-78) 资料图
中国网新闻4月28日讯 美海军“杰拉德•R•福特”号(以下简称“福特”号)航空母舰(CNV-78)于当日完成建造商海试,已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开始筹备即将到来的验收试验。此次和即将到来的测试是为了验证该舰已经具备交付和服役条件,不会进行舰载机的起降测试。海军将接管测试程序并进行验收测试。海上系统司令部(NAVSEA)的声明中提到,“福特”号航母将在今年春天交付海军,但现在看起来可能会推迟。
特朗普政府极力维持美国作为世界航母超级大国的地位
当今世界,美国是拥有现役航母最多的国家。美国航母素有“九万吨外交”的美誉,今天的“尼米兹”级实际上已经达到十万吨。这些超级航母是美国海军的中坚,现代美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基本上都是围绕航母而组建和配置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过:“华盛顿听到危机的时候,每个人嘴边的第一个问题总是:离得最近的航母在哪里?”21世纪是空中力量的世纪,而航母是流动的海上空军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2008年“小鹰”号航母退役后,美国航母就已实现了“全核化”,即全为核动力航母。截至目前,美国海军部署的10艘航母(不含已退役的“企业”号、“小鹰”号航母)全部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包括:CVN-68“切斯特•W•尼米兹”号、CVN-69“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CVN-70“卡尔•文森”号、CVN-71“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2“亚伯拉罕•林肯”号、CVN-73“乔治•华盛顿”号、CVN-74“约翰•C•斯坦尼斯”号、CVN-75“哈里•S•杜鲁门”号、CVN-76“罗纳德•里根”号、CVN-77“乔治H.W.布什”号。这10艘现代化的核动力航母,每艘排水量都在10万吨左右,是当今世界海军威力最大的海上巨无霸,是美国海军独家拥有的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它的巨大威力令任何海上对手望尘莫及。
自2011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报告多次提出需维持11艘航母的数量。在特朗普就任后,更是提出恢复航母数量到12艘的口号。美国的航母轮流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检修或大修。通常有三艘部署于世界各地,一艘停在母港,另外两艘处于出港和回港途中。航空母舰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事实上,美军现有10艘航母已经足够强大到没有任何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美军继续坚持空海一体、海陆多功能路线,说明其仍旧坚持“以绝对领先的技术震慑对手”思路来发展装备,更说明了美海军将高科技转型道路走到底。
2017年3月3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总统特朗普再次为增加军费大造声势。他认为,航母给美国提供了打击恐怖主义、保护本土安全的基本能力。据报道,特朗普站在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造价最高的舰艇——“福特”号航母上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所需的12艘航母,要给美军最好装备,如果打仗,那就是让美军赢!赢!”
作为下一代航空母舰,比起“尼米兹”级,“福特”级从开始设计就独树一帜。首舰“福特”号的规划和施工时间超过10年,于2004年授予合同,2005年切割第一块钢板。原本的计划是在2014年“福特”号服役。然而因为核反应堆和电力系统等问题几次推迟了服役时间。“福特”号可舰载70架飞机、4500名军事人员,目前在海上找不到可以与其匹敌的对手。
特朗普总统强调:“我和海军及工业界谈过,并讨论了大规模扩展整个海军舰队的计划,其中包括拥有所需的12艘航母。”特朗普的上述表态在中俄军事专家看来,美国军费总额、航母数量和战斗力早就远远把其他国家甩在身后,特朗普依旧大谈强军,和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维可谓一脉相承。
“福特”级航母两大标签:“最昂贵”和“最先进”
一直以来,“尼米兹”级航母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但目前最先进航空母舰的“殊荣”却已经属于21世纪未来型航母——“福特”级,该级舰原本被称为CVN 21未来航母计划,其中“21”意指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航母设计。“福特”级航母作为新一代核动力航母,从2007年美国海军与诺•格公司签署的系列合约看,首舰“福特”号航母最初预算为137亿美元,目前其成本还在攀升,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海军史上造价最高的航母。
“福特”号全长333米,宽40.8米,拥有巨型飞行甲板,排水量约10万吨,载员2500到2700人,堪称“超级航母”。“福特”号采用了2座新型核反应堆,每座分别可输出104兆瓦的输出功率和96兆瓦的供电功率,总输出功率达200兆瓦,比“尼米兹”级的动力系统高出1/4以上,并且供电能力也提高了3倍,很好地满足了电磁弹射系统、双波段雷达,以及未来上舰的电磁炮、激光武器等装备的电力需求。“福特”号彻底摒弃了以往航母的蒸汽弹射器,启用电磁弹射器。这种弹射器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舰载机日出动量将大幅提高,每日正常出动飞机可达160架次,高峰时可达270架次,远高于现役航母每日正常120架次、高峰时220至240架次的出动量。
相对“尼米兹”级舰岛上林立的旋转天线,“福特”号采用的双波段雷达结构紧凑,性能先进,它集成了S波段广域搜索雷达和X波段多用途雷达,分别安装在舰岛的前部和后部。广域搜索雷达主要用于中高空探测跟踪,多用途雷达则用于中低空和海平面的探测跟踪,为防空火炮、导弹等提供火控信息,并可执行舰艇导航、空中管制等任务。两型雷达共用一套信号和数据处理系统,系统简洁高效,维护方便。
“福特”号指挥系统将采用更先进的C4ISR系统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全面支持美军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可与其他武器和军种间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并将广泛采用电脑显示器、个人数码助理和掌上电脑等替代操作人员目前所使用的手册和参考资料,以方便操作人员日常保存、查找等使用。由于它大量采用无人操作装备,舰员的个人生活空间将会有所增大。
舰载机是航母作战的中坚力量。除了F/A-18E/F战斗机、E-2D预警机等传统战机外,“福特”号还将搭载F-35C战斗机和X-47B无人机。两者隐身性好,作战能力突出,有可能改变未来海军空战的模式,将是“福特”号最犀利的“鹰爪”。此外,“福特”号将大量装备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将装备精确制导武器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福特”号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它的设计和加工过程。建造“福特”号,像组建一个三维拼图,与早年用墨水绘图并制造同等尺寸木头模型的“尼米兹”级航母不同,美国工程师在“福特”号设计建造过程中只需戴上一副特制眼镜,在舰船电脑辅助设计中心对着大屏幕就可完成设计。展现在虚拟屏幕上的所有航母舱室三维模型里,每个元素都清晰可见:泵、管道、垫片和螺栓。工程师给每个数字零件都编了号,还标明了供应商。设计完成后,设计师们将图纸数据输入电脑,传输到各地的加工厂。接着,“福特”号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难怪有人曾感叹:“建造一艘航母不亚于建造一座城市。”
“福特”级航母服役后首选部署地区将是太平洋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2017年4月18日报道称,拖延已久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福特”号(CVN-78)经过7天航行,成功完成船厂试航,已返回港口。美国海军对这艘航母上的一些基本未经验证的新系统进行微调和反复测试,导致其部署进度一再拖延。目前,还有三艘“福特”级航母(CVN-79、CVN-80和CVN-81)已在建造之中。根据早前的规划,美国海军计划部署10艘CVN-78“福特”级航母,用来替代CVN-68“尼米兹”级航母。现在来看,在“福特”号的技术还未彻底完成验证前,美国就匆忙同时开建3艘同级航母,显示美国海军对于新型航母的期待是十分迫切的。
虽然用CVN-78“福特”级来替代CVN-68“尼米兹”级航母的计划最终大概在2058年前完成,但是“福特”号可能于2017年服役,已拖延交付近2年,据此判断美军的这个计划是否能如期完成还有待观察。不过,这并不妨碍“福特”级航母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母,因为其装备有世界第一部舰载机电磁弹射器、搭载F-35C第四代隐身战机和X-47B隐身无人攻击机等新型舰载机以及激光武器等革命性技术,因而具备超强的战斗力。
美军认为,随着一些国家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出现和打击能力的增加,美国现役及今后的“福特”级航母编队,进入他国近海海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换而言之,在多数情况下,美航母编队将撤离至距离海岸较远的海域,实施威慑与作战。而对他国近海则使用“近海控制”作战理论,主要是利用濒海战斗舰、DDG-1000隐身驱逐舰、“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F-22隐身战斗机、“鱼鹰”倾转翼飞机等,最新型且颇为适合近海前沿作战使用的兵力兵器,遏控并夺取该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把它国海军限制在第一岛链之内;而美航母编队将撤至第一岛链之外,以最大限度发挥美海空军的作战效能。
为此,近年来美军已斥资百亿美元全面升级关岛海、空基地,其中阿普拉军港现已具备驻泊航母编队及常驻3-5艘核动力攻击潜艇的能力;作为美国海军二线基地网轴心的珍珠港因其设施完备、装备先进,将来也有可能成为“福特”号航母的理想驻泊基地。事实上,“福特”号航母服役后很有可能部署到美军关岛基地,甚或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或布雷默顿或埃弗里特港。
届时,美国“福特”级航母编队将主要使用作战半径达2000公里(通过空中加油可达4000公里)以上的X-47B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先期进行长航时的侦察;一旦发现攻击目标立即实施打击,而舰上搭载的F-35C舰载机将与之配合,将实施进一步的打击。水下无人潜航器也可以利用其优异的探测装置,率先发现数千公里外的水下目标,并在必要时实施打击。(窦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