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档案】1998年,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潜水分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荣誉称号。2015年,被李克强总理称赞为“英雄加英雄”的部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3次。2人荣立一等功,6人荣立二等功,28人次荣立三等功。
中国网新闻4月20日讯 “危难面前,听党指挥,争下头水,争立头功,是我们潜水分队延续多年的光荣传统。”在2015年6月“东方之星”救援中,潜水员官东连续救出2名生还者,火线荣立一等功。当被记者问及当时主动请缨、第一个下水的想法时,官东微笑着说,“很庆幸自己成长在一个有着英雄基因的团队里,我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和官东一样,每个新加入到潜水分队的队员,都是从荣誉室了解这支英雄部队开始的。九八抗洪,一声令下,潜水分队紧急出动,先后转战武汉、荆州、监利、洪湖、嘉鱼,连续60多天奋战一线,排除重大险情93起,用932人次、414小时的下潜作业,演绎了潜水员的绝对忠诚!
险情就是命令。每一次紧急下潜,潜水员无不争先恐后,争当“排头兵”。党员的党性和军人的血性,在危急时刻交相辉映。潜水员吴向君紧急下潜163次,水下作业400多小时,创造了分队单人作业的记录,荣立一等功。潜水分队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荣誉称号。
此役过后,潜水分队名声大震,但他们没有被一时的战功冲昏头脑,而是将“听党指挥,争下头水,争立头功”的传统保留下来。
18年来,分队把听党指挥这个传统作为潜水员成长中的第一课题。每名队员入党,分队都要组织简朴而庄重的仪式,新老党员聚集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每周五党团活动时间,分队都要组织专题党课教育,官兵唱主角,人人讲认识,个个谈体会。每年“七一”前夕,分队坚持组织“感怀党恩、牢铸军魂”主题活动,参观“八七”会址、驻地党史馆,举办“红色印迹”党史军史知识竞赛、“党旗下的誓言”主题演讲比赛,真正做到让党常驻心间。每逢重大任务,分队组织火线入党、重温誓词,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思想认识在教育中得到升华。
2008年,海军工程大学隆重举行“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命名10周年纪念活动,全校官兵无不为抗洪精神深深震撼,而潜水员们更是为身为英雄分队的一员感到自豪,抗洪抢险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
无形的精神接力棒在一茬茬官兵手中接续传递。潜水分队在执行任务时,每个人无不展现出一身英雄气,越是情况危急,官兵越是叫响“共产党员跟我上”!但在平时,面对立功受奖、进退去留等事关自身切身利益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组织需要、集体利益。
2010年底,先后荣立3次三等功的骨干成员孙学广二期士官到期,考虑到家中父母年迈多病,姐姐一个人多年支撑,小孙犹豫再三递交了退伍报告。
可报告递交上去后,他满心放不下的都是潜水分队的事,“分队任务教学任务重,骨干成员少,正值青黄不接之季,要是我走了力量就更薄弱了。”当晚,小孙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再次走进荣誉室,回想起刚当兵时,班长手把手教他潜水动作,面对面跟他讲分队的传统,自己怎能在分队最需要的时候离开呢?走出荣誉室,孙学广取回了退伍报告。此后6年,他不仅认真上好每堂课,还先后带出石柏岩、张鹏远等多名骨干潜水员,使团队精神和业务素质得以传承。
挑战极限,千锤百炼练就铮铮铁骨
江水浑浊,水流湍急,暗流涌动,障碍物密集,从事潜水36年的潜水分队负责人李其修主任认为,在恶劣环境下开展救援,如果没有两下子,下去就上不来,更别说执行任务了。“要想打胜仗打硬仗,成为一名优秀的潜水员,至少要经过身体、体能、技能、心理四道关!”
潜水员的选拔不亚于飞行员,体能素质和特战队员一个标准,还要熟练掌握数十种潜水装具、器材的使用。重潜时,潜水员全身装具重达76公斤,仅潜水鞋就有10多公斤。因此,潜水员体能素质要达到甚至超过特战队员的标准,不然连重潜装具都承受不了。
潜水分队特别注重用恶劣环境、极限条件锤炼官兵的血性胆气和过硬素质。冬日,气温骤降,雪花纷飞,队员们穿着潜水服,潜入冰冷刺骨的自然水域,在一尺深的淤泥里练行走、练探摸,刺骨的寒气从手掌传遍全身。夏天,酷暑难耐,江水上涨,他们顶着湍急的水流,冒着随时被冲走的危险,扎入长江练潜水,几趟下来浑身酸疼。每一次训练,都是对身体、技能与意志的多重考验。
想过技能关也绝非易事,特别是对于不会游泳的“旱鸭子”来说。 上士张鹏远,因为小时候家乡出现过多起溺水事故,父母从来不让他靠近水边。入伍后,知道自己底子薄,张鹏远一有时间就去游泳池练习。为了掌握面罩排水、水下呼吸,每天早上洗脸,他都把脸盆接满水,进行水下练习,冬天也不例外,十几分钟下来,脸都被冻得发紫,失去了知觉。天道酬勤,他终于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在执行任务中表现突出,9年来,他两次荣立三等功。
“比起体能关、技能关,心理关是潜水员最难逾越的一道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素质。”海军工程大学心理与训练中心副教授向娃,多次为潜水分队官兵进行心理疏导,“他们每次都是危难时刻出现,既要面对各种环境险情,又可能碰到遇难者,心理上必须胆大心细、沉着镇定。”
“东方之星”救援中,指挥员坚持让每名潜水员参加水下搜救,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锤炼他们的心理素质。22岁的下士李其爽在漆黑冰冷的水下,摸索着一点点向前。“想到几百条生命就在身边的舱室里,每挪一步心底都泛起阵阵寒气”,那晚,他克服恐惧,发现并打捞起两具遇难者遗体,出水后,大家发现,为了保护遗体,他的腿上、胳膊上已有不少淤青。
出生入死,一次次伟大逆行写就鱼水情深
潜水是被世界公认为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每一次下潜都是穿越生命禁区,每一次作业都是与死神共舞。正是情系人民,心存大爱,他们义无反顾,完成一次次伟大的逆行。爱民奉献,已经内化为每一名潜水员的精神因子。
几年前,一辆装有32吨液态碱的槽罐车坠入汉江。潜水员赵永忠、林海冒着被碱液灼伤的危险,10余次潜入冰冷的江底,固定罐体,安装吊索,最终槽罐车被整体打捞上岸。
“这可是关系到几百万人的饮水安全,一定不能让碱液泄漏!”上岸后,被冻得发僵的赵永忠道出了最纯粹的想法。
34岁的谢启峰入伍16年,膀粗腰圆,技高胆大,是主力队员。一次汉江沉船打捞中,湍急的水流让潜水员无法靠近。
“大块头”谢启峰主动请缨。他背着约40公斤重的40块铅块潜入水中。不一会儿,他便摸到沉船。正在挂导绳的时候,他突然感到大腿一阵剧痛,十几个打捞滚钩深深扎进腿部,鲜血浸透了潜水服,四周的江水也染成了红色。“我们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不能让他们失望……”谢启峰的一番话道出了分队官兵的心声。
石柏岩从事潜水6年,家里人却不了解他的工作,连谈了一年多的女友,也是无意间从电视上看到救援中熟悉的身影,才认识到他工作的危险,不由得为他捏了一把汗。事后,她通过视频截屏,将爱人伟岸的身影定格在那一瞬间,并冲洗成照片来珍藏。而石柏岩感到最自豪的就是“出水后老百姓竖起的大拇指”。
10多年来,潜水分队在完成大学教学任务同时,潜水分队不忘本色,不图名利,百余次无偿帮助地方政府解决难题,无偿救助生命垂危的人民群众,累计执行抢险救灾任务200余次,紧急下潜2500多人次,出色地完成打捞涉案枪支、涉案凶器、打捞化学罐、铺设水下光缆、打捞溺水人员等各类抢险救灾任务,还为武汉、北京、沈阳、深圳、南京、杭州等地铁隧道和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人民海军爱人民,人民海军人民爱。潜水分队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事迹广受赞誉,每当完成任务返程时,老百姓自发组织的送行队伍常常绵延数百米。近年来,他们收到的各类锦旗、感谢信超过上百面(封),但价值百万元的酬劳都被他们一一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