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雷达旅打造“精神名片”提升全面建设水平的做法

发布时间: 2017-04-20 14:46:55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辛闻    责任编辑: 仝选

中国网新闻4月20日讯 历史寻根,文化塑魂。伴着盛夏的暑气,记者在北航某雷达旅了解到,该部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以“灯塔”“老井”“一棵松”等为代表的“精神名片”,铸就了忠于职守、艰苦创业、精武卫国、追求卓越的精神,成为人民海军精神的一部分,官兵躬身践行,忠诚使命,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灯塔精神”——任凭风吹浪打 我自守岛不动

在黄海某海岛上,矗立着一座高13米的灯塔。该灯塔于1899年建造,100多年过去了,历经日晒雨淋,看尽潮起潮落,这座灯塔依然屹立在岛上,陪伴着守岛官兵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与灯塔紧挨着的雷达站1953年建连,60多年来,一代代官兵扎根海岛,在岛上建起了营房、建起了码头、建起了雷达阵地,形成了“常备不懈、无私奉献、团结拼搏、海岛建功”的“灯塔精神”内核,被誉为“黄海第一哨”。

下士路金龙,他和同批分来的4名战士上岛时,大雾中夹带星星小雨,雾带咸味,雨也是腥的,不一会儿身上又湿又黏,他们脸上的笑容没了,心头笼罩了浓浓的“云雾”。

单位领导把他们带进雷达站的荣誉室,讲述老一代海岛兵以岛为家、以苦为荣、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战士们听后胸中顿生神圣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这儿正是我们最愿意守卫的地方。”

如今,身为炊事员的路金龙综合表现一直在同年兵中排在前列,去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

岛上风硬、雾大、潮湿,然而艰苦没有削弱他们戍边报国的战斗意志。该旅大力弘扬“灯塔精神”,以“平时就是战时,值班就是打仗;开机就是战斗,战备就是冲锋”的战斗姿态,时刻警戒着祖国海空。

“老井精神”——守海空无怨无悔  居高山甘愿奉献

1970年夏,雷达站在辽西北某地组建,吃水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在站党支部号召和带领下,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短短的5天就打出了第一口井。40多年来,官兵们先后自打了7口浅水井,但一直无法解决菌类超标、硬度高等水质差的问题。近年来,旅党委先后为连队新打了深水井,安装了净水设备,至此,全站官兵终于告别了自压式水井,真正用上了水质优良的甘泉水。而这口老井,也好似一位无言的历史老人,它激励着一代代官兵传承艰苦奋斗、永葆本色,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老井精神”,争当“雷达尖兵”。

连队定期开展传承“老井”精神的文化系列活动,每年的8月,站里退伍老兵们都主动回到连队,与现役官兵一道讲站史、忆传统。

新的历史时期,旅党委以“老井”为镜子,把服务基层、帮营带站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着力点,戮力强军兴旅。

旅党委机关主动作为,把温暖送到每一名官兵的心窝里。他们每季度带领机关人员深入基层办实事,解决了部分基层单位营房综合治理、新建了家属临时来队住房、为所有基层单位联通了综合信息网。一系列举措激励官兵扎根高山海岛,献身雷达事业。

“一棵松精神”——红心向党如磐石 山高水寒志更坚

在胶东某雷达站驻地,一棵枝繁叶茂、挺立在悬崖边上的松树格外引人注目。这棵松树的树龄和建站历史差不多。当初,在地势险峻、乱石成堆的山顶上,官兵们以为这棵松树苗迟早要夭折。没想到,风风雨雨48年过去了,这棵树非但没有枯死,反而枝繁叶茂,一派生机。如今,这棵松树被官兵们赋予一种“永不怕苦、永不言败、永争第一”的精神内核。这里的每一代官兵,也像“一棵松”那样无畏于自然条件的恶劣,无畏于生活条件的艰苦,默默地守护着祖国的天空。

该旅总结出了“创一流方显男儿志,争第一山高我为峰”的“一棵松”精神。他们自行组织话站史、凝站魂、树站风、铭站训、唱站歌,让传承红色基因,扎根高山海岛,激发他们“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的奋斗激情。党支部结合官兵的特点,开展“松”字系列文化活动,帮助官兵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操。

“争第一、创一流”的精神也成为全旅官兵践行强军目标,躬身实践人民海军精神的内生力量。2016年11月份,某型雷达天线转盘故障,为尽快恢复战备,党员干部冲在前,冒着大雪,在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奋战2个昼夜,修复了装备,及时担负战备任务,再次为连队情报优质率立下新功。建站50多年来,官兵们与寂寞孤独相伴,与云海电波相映,与风霜雨雪抗争,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多次出色完成空情保障任务。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中国网
中国网官方微信